古玩字画小说馆>都市>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八二一章 谁也威天命
    可这终归不是朝政,没法在朝堂上说三道四······就是内阁,也有明里暗里掺和的。

    已经说不清到底是为经略北辽,还是为共同富裕的目的······

    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不总是随人愿的。

    赵曦顾不得关注这些,吕公弼去世,赵曦刚刚拜祭回来,内阁再一次递来陈升之病逝的消息······

    都是阁老院的,也是刚刚搭起了阁老院的架构,虽然从亲厚上讲,陈升之不如吕公弼,赵曦不得不又一次去拜祭。

    然而这不是开始,相隔没几日,赵曦还没有转换好情绪,欧阳修也走了······

    吕公弼和陈升之专注于朝堂,但欧阳修不一样,欧阳公从三级决策制起始,就没有继续在朝堂上出头,而是沉心做大宋的基石,透彻的领会了赵曦的意图,一心在讲武堂教授。

    也是因为这样,欧阳修可以说算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军伍、监察衙门,乃至国朝的整个朝堂,受欧阳修惠及的臣工数不胜数。x

    欧阳修的离去,让整个国朝进入了一个悲痛的时节······

    一次次的丧讯,一次次的封谥,让赵曦整个人都沉浸在伤感之中。

    也因为这样,本来已经酝酿着出海东行的四皇子,也不得不把事情延后了。不仅仅是队伍因为这些丧事打散了,是因为皇太后的凤体似乎也越发不堪了······

    政和二十年······这到底是怎么了!

    随着皇太后薨,所有臣工都在想这样一个问题。

    “朝中议论纷纷,虽没有论及我等内阁,却也是在谈论是否更改年号的问题。诸位以为如何?”

    这样的传言,不仅仅是王安石听到了,内阁大臣没有一个听不到。

    说年号原因的还是少数,更多的是说这一届内阁大臣的事。儒家的天人感应,不仅仅是针对君王的,也是针对重臣的。

    国朝不乱,朝纲正常,君王英明,治政清明,没办法牵扯君王,只好往内阁大臣身上扯。

    上一届内阁的资历,在朝堂应该没多少异议,毕竟是延续先帝朝的相公,是沿用,没人真去究竟先帝的事。而这一届,虽然官家这样提名内阁了,可在朝堂上杂七杂八的声音还是不少的。

    比如薛向,原本国朝是非进士不得拜相,而薛向偏偏不是进士出身;比如嘉佑二年同年的内阁大臣数量,章惇、苏辙、吕惠卿、王韶,竟然有四人。x

    <aonclick>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lick></di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