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损三千八百余名新军军卒呀!还是在用火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
赵曦叹着气,把皇城司的奏报往桌子上一丟:“具体这战是怎么打的,这里有详细的情况,诸公看一看吧……”
王师在西出京玉关后,经斥候侦查,邈川城也出兵了,近三万骑兵与辅助军,一路向东杀来。
在曹霖和高敬贤的坚持下,王师派在南北两侧的山岭,各派了千人队防范吐蕃侧翼和后方攻击。并且在京玉关以西,以战车列阵。
很显然,这样的遭遇战,对于有战车的王师,根本不存在败退的可能。
吐蕃人在三次冲锋无果,战马又被火器惊吓的情况下,不得不败退。
就在这个时候,王师的帅帐里出现了争议。
曹霖和高敬贤建议在南北两侧各派三千军卒,与中军配合着向西推进……他俩经历过在安南官家指挥作战,对这种两翼包抄的战术很是在意。
而郭逵和种鄂一致认为,吐蕃军已溃败,并以遭遇战时,闲置于两侧军卒无立功机会,军卒怨言为理由,置下属将领建议不顾,且逼迫王韶追击。
这一条峡谷,确实距离两侧山岭较远,即便是吐蕃要打伏击也容易。
最终,王韶折中,令曹霖与高敬贤各率本部人马,攀越两侧山岭……
山形水势,何尝是固定的?淄重过多的王师,追击对方骑兵根本不可能追击到。
说白了,如其说是追击,不如说是大军压上,直捣黄龙,在邈川城下决战的想法。
而追击的一路上,时不时会见到被吐蕃遗弃的战马…~那些被火药弹爆炸震伤的战马,肯定经不起极速奔跑。
就这样,根据现场情况,确实显示着吐蕃人是在玩命的逃,并极有可能直接逃向邈川城,甚至退守青塘城也有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极速追击很自然在战前占据上风。于是,原本放三十里斥候的稳妥做法,变成了成厢建制新军,成梯队突进的战术。
一直到近邈川城百里之外,还依然能见到吐蕃被累死遗弃的战马,所有线索无不在显示,吐蕃确实被吓坏了……就跟当初官家第一次南征面对安南军时那样,只不过这一次是吐蕃上演情景再现。
当王师在两位老帅的指挥下,准备通过一截狭长地带后安营扎寨,准备第二日兵临邈川城下……
就在这时,两侧山岭突然就窜出将近万骑的吐蕃骑兵,直接冲向王师的队尾。
仓促应战,虽然凭着火器之利,挡住了吐蕃骑兵的尾袭,在混乱调度过程中,自邈川城方向,再一次杀出万骑吐蕃骑兵……
王师被两面夹击,不得不就地建立防线,调度战车和火炮,前后作战。
疲惫之师,又被敌方包围,也就是新军,即便是早先的西军,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溃败的份儿。
关键是,吐蕃人居然将战马的双耳刺伤,让战马不被火药弹的爆炸声影响,一次次的向中军冲锋。
吐蕃骑兵甚至多次都靠近了战车阵前……
本来大好的局面,由于主将错误的判断形势,让大军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