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字画小说馆>都市>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六七一章 就是这么自信
    “有一点可能大家都忽略了。王韶的品级……对于王韶开疆拓土的功劳,将王韶列为议政之首,甚至内阁也不意外,朝堂也不会有异议。”

    “但是,官家始终在压着王韶的官阶,在这一点上,官家待王韶与潜邸旧臣类同。”

    “不管是我家韩缜,还是宝臣之弟诲叔,论功劳和能力,位列内阁,完全行得通。官家却一直压着他们的擢升。”

    “绛以为,官家这是在为他们夯实基础。王韶类同!”

    照韩绛这样说,仔细想想还真是。

    不说韩缜,就说吕公弼。国朝的第二次南征,真正打出南疆五十年安靖的是吕公弼。

    而回京后,仅仅是枢密副使,主讲武堂。

    论功劳,韩琦入枢密院,是因为好水川大败而有了知兵事的名头……说起来丢人。

    而文彦博,也是因为平灭了王则之乱。

    他们二人,都跟吕公弼不能相提并论。

    至于苏颂,就更别提了,从火器更新换代,到轨道马车,再到可抵百万雄兵的羊毛纺织等等,那一样拿出来,都让内阁羞愧。

    可官家却一直压着他们的擢升。

    “介甫兄,你怎样看?”

    王韶,是王安石线上的人,最起码在诸位内阁心里是这样想的。

    这时候,内阁大臣中,文彦博一贯是不涉及到兵事他不掺合。

    韩琦从滑州回来也闭嘴了。

    而韩绛和吕公弼,从来都是现在官家立场上的。这一次若不是评议官家的气量,猜测官家的防备心,他俩说什么都不会有人听。

    至于王珪,除了附和,从来没有自己的主意。

    司马光好像就等着下一届离开内阁呢,连来内阁点卯都懒得做了。

    剩下的,富弼、张方平、王安石、陈升之,就王安石没表态了。

    “我以为……”

    “陛下驾到……”

    王安石还没开始,内阁议事厅的外面,传来了王中正略有些尖锐的喊声。

    得!皇城司还真是无孔不入!

    其实,赵曦只是接到皇城司奏本内阁议事,并不知道内阁大臣在议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