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字画小说馆>都市>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六一二章
    从某种意义上讲,吕嘉问的秉性堪比刑恕,或者说更甚于刑恕。

    最后,王安石不得不将吕嘉问的名字替换成曾布,以确保三司使不至于旁落。

    参知政事的称呼没有了,而议政席位的确定和内阁的相互制衡关系,导致内阁对于议政的节制权并没有多大。

    或者说,不管是议政还是内阁,权利都来源于官家。

    王安石不希望自己这个内阁被分管的议政架空……这也是内阁心知肚明的,即便官家,应该也默认内阁推荐议政的模式。

    “王相,几个同年拜访,下官方才脱身……”

    蔡确最终还是来了,很客气的致歉,甚至连王雱的白眼也没在乎,跟在座的各位寒暄着。

    原本尴尬的气氛,因为蔡确的来临,让气氛更加尴尬了。

    现在的监察衙门,在臣工们眼里,那就是晓不得惹不得的存在。更何况蔡确还是内参那个炮点的总编撰。

    就连王安石,也不再说朝堂的事,也在回避着蔡确……

    蔡确无所谓,之所以过来,只是不想落人口实,他虽然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也在意背主忘恩的名声。

    尴尬的气氛不可能让叙话的时间久了,没一阵就散了。好像蔡确是专门过来搅和场子的……

    “持正兄,你这一步算是走对了。副总监察主内参编撰,已非一般议政可比了……”

    “为大宋尽力,为陛下尽忠,本就是我等臣工职责,不存在相比不相比的。”

    离开王府时,吕嘉问客气,蔡确也不得不陪着客气。

    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曾布拱手直接离开了,即便是吕惠卿也跟躲着一样离开了。

    “听闻内参编撰很忙,每日甄别弹劾文稿繁多。甚至各种匿名弹劾文稿更是数不胜数……”

    啥意思?难不成这吕嘉问有意进监察衙门?还是说有意做内参编撰?

    蔡确不确定。再说了,不管是监察官还是内参编撰,可不是他一个副总监察内参总编撰就可以定下的。这是陛下的事。

    吕嘉问有这样的念头也说的过去,三司使虽然还存在,但在新官制下,三司使将划归户部。虽然仍然是王介甫分管,可毕竟跟王介甫就隔着阶了。

    他吕嘉问若拿不到三司使主官,往后的日子不一定能爽快了。

    薛向主国营寺、皇家银行,同时会兼任户部侍郎,绝对是排名第一的侍郎。而薛向跟吕公著的关系……

    蔡确很快就明白了。

    “望之兄可能有些误解。首先,自朝廷监察衙门开衙办公,今上又诏令既往不咎,如今的朝堂基本上算是波浪不惊海晏河清。”

    “要说内参编撰的繁忙,有点不符实了!吏部考功的变化,内参编撰想要评上等以上越发难了!我等现在不是愁被叨扰,而是愁弹劾文稿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