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字画小说馆>都市>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内
    大朝会,不仅仅要公布奏本,还有公布奏本处置的答复。

    奏本要求言之有物,这一点会引导官员他踏实的去了解民生,真正的去处理政务。

    对于国朝地方官员的是怎样理政的,赵曦心里清楚。

    国朝多年来形成的风气,只要及第了,就算是万事大吉。所谓做官,成了坐官,不需要做事,就是闲混几年,按照磨堪,也照样进阶升官。

    赵曦提出的大朝会奏本流程,是用臣工想得到的去鞭策他们去做事。

    参政议政是国朝的权利顶层,涉及到国朝的方方面面,谁拥有了参政议政的身份,也不会舍得丢弃。

    而奏本的要求,一年一度大朝会,势必在一定程度上迫使臣工为保住参政议政的位置,而真正的去做事理政。

    一环扣一环,从来都是这样推动国朝变革的。

    赵曦相信,只要这样实行几年,整个国朝的官场风气会得到大的改观。

    至于这第一次的大朝会……赵曦真的没敢抱多大希望。

    他是没抱多大希望,可对于那些来参加大朝会的地方官员,却不敢怠慢…~

    韩琦跟他儿子所说的那些,没几天就在臣工们之间传开了……这本来就不是需要保密的。之所以没有公之于众,是因为臣工们奏本言之有物本就是应有之义。

    但是,对于国朝的臣工,朝廷的这个要求却让他们有点措手不及。

    一时间,本来因为大朝会热闹起来的勾栏酒肆,突然一下又冷清了。

    州府的主官,都是该州府参政议政的领队,能做到州府主官的位置,谁又想在同僚中丢人?所以,各州府领队要求属官下官们,专心撰写奏本……

    赵曦这段时间也在不停的接见臣工,也算述职的一种方式吧。

    “官家,棉花再河湟试种已经有了成效,今年就可以大范围推广……”

    王韶觐见陛下,本来想谈谈他下一步打通西域商路的想法。结果官家接见的第一句话居然是问棉花的问题……

    国朝对辽夏的两次大胜,给王韶开边河湟创造了相当有利的大环境。

    这些年,他在河湟已经收复了大小上百个部落的内附,河湟一带,除了吐蕃顽固坚守的青塘城,大部分都已经内附大宋了。

    即便是青塘城,也因为羊毛的利益关系,对大宋有了依赖。

    在王韶看来,是时候收复河湟全境,并向西出兵,打通西域商路,并形成对西夏的包围之势的时候了。

    也算是完成了他《平戎策》所阐述的结果。

    “是不是觉得到了对西夏战略包围的地步?”

    赵曦能看出王韶的那点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