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林拉着王振华的手,坐上最前面的吉普车。

    三辆汽车缓慢行驶,来到广交会招待所。

    偌大的房间,桌子上摆满酒菜。

    王振华看到烧鸡,牛肉,红烧鱼,至少十二道菜。

    几个陌生人跟他握手,冯大林逐一介绍,原来都是上级领导。

    为首的老人叫做王强会,六十岁左右,穿着中山装,梳着大背头。

    他带着众人入席,自己坐主位,让王振华和方娇娇坐在左右。

    王强会说道,“小朋友,我看了你的羽绒服,设计思路真是天马行空。”

    他拍拍王振华的肩膀,“鸭绒竟然可以代替棉絮,如此绝妙的主意,你是怎么想到的?”

    声音温柔动听,面容和蔼可亲,就像邻家的老大爷,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但是,王振华不能把他当成邻家大爷。

    这位老人决定着老王家以后的命运。

    “老爷爷,羽绒服不是我发明的,而是我妈发明的。”

    “当时家里做棉衣过冬,我和母亲去供销社买棉絮,见到几只鸭子在水里捕鱼。”

    “这么冷的天,鸭子不怕冷,我妈就突发奇想,觉得鸭子身上的羽毛肯定保暖。”

    “我去板鸭厂买鸭绒,我妈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羽绒服,没想到保暖效果非常好。”

    王振华一口气说完,正襟危坐,脸上都是真诚。

    “了不起,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王强会轻轻鼓掌。

    众人急忙鼓掌,很快,房间里掌声雷动。

    他喜欢被王振华喊老爷爷,显得自己平易近人,他也不介意有王振华这样能干的晚辈。

    掌声停歇,他轻笑一声,“孩子,介绍信上写着小黄鸭羽绒服,怎么突然变成鸭牌了?”

    空气顿时安静,所以人都盯着王振华。

    从查尔斯有“采购意向”那刻起,几路电话打到了延庆县,他们已经了解羽绒服的一切。

    王振华沉着应对,“我说服小王村建立制衣厂,他们推举我当厂长,很快,羽绒服出现在供销社中。”

    “群众给的反馈很好,大家都很开心,我也拿到了广交会推荐信,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