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是入股资金的两倍,这是王振华定的规矩,一直执行到现在。

    “大山哥,别犹豫了。”王大亮掏出十五块钱,一张一张给王大山看。

    “俺媳妇和儿媳妇也回了娘家,只要我拿到十五块钱的分红,不信她们不回来。”王大亮补充道。

    王大山觉得此计可行,马上进屋翻箱倒柜,拿出全部积蓄二十元,带着两个孙子去村委会。

    村委大院站满了人,他仔细一看,都是之前的老股东。

    当初王振华创建服装厂时,很多村民相信王振华的能力,纷纷出钱和布票如果。

    后来,他们拿到了双倍收益,手里有了闲钱,当然继续入股服装厂。

    没入股的村民手里没有钱,也就没有办法入股,只能羡慕嫉妒恨,只能在家里骂娘。

    这就导致穷的更穷,富的更富,刚开始就入股的人一直入股。

    看着大马金刀坐在桌子后面,收缴入股资料的毛彬,王大山心情忐忑,担心毛斌不让他入股。

    忽然,他感觉有人盯着他,急忙抬头看东边,看见老皮匠孤零零站在角落里。

    “老皮匠也来入股?他为什么不排队?”王大山发现老皮匠正用鄙视的眼神看他,急忙低头不跟他对视。

    队伍在缓慢前行,终于轮到王大山。

    他赶紧掏出二十块钱,谄笑道,“阿彬,我交二十块钱。”

    “哎呀,感谢大山叔支持小黄鸭。”毛彬微微一笑,急忙收钱登记。

    王大山这才放心,看着欢声笑语准备入股的村民,他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大山叔,我给你登记好了。”毛彬指着账本给他看。

    看见自己的名字和金额,王大山终于放心,“阿彬,你大婶和你嫂子进厂的事……”

    “老叔,这个不要问我,我也不知道。”

    毛彬立刻摆摆手,笑着道,“牛支书主抓人事,他让谁进厂做工,谁才能进厂做工。”

    王大山心里凉了半截,牛建军为了巴结王振华,肯定不让他的媳妇和儿媳妇进小黄鸭。

    “老叔啊。”毛彬站起来,趴他耳边轻声道,“牛支书的意思,以前的工人一个不用。”

    王大山的心彻底凉了,果然,牛建军为了请王振华介绍外商给他认识,脸都不要了。

    后面的王伟和王大亮见到王大山入股成功,两人相视而笑,成功入股等于加倍挣分红。

    王大山抱着二孙,牵着大孙子准备回家,扭头看看站在墙角的老皮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