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想着,我居然听到自己嘿嘿笑了两声。
大热天,心里突然一寒,望着手里那张五块钱的纸币,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猛得将那五块钱扔到地上。
我这是干什么啊,想什么乱七八糟的,要疯了吧?
不行,我得回家,什么尊严压力的,别整那些没用的好吗?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回去唱给我妈听,依我对她的了解,她一定临表涕零,从而母子团聚家庭幸福。
起身,我往地铁站走去,眼珠一转,突然想到了什么,赶紧回头把那张五块钱捡起来揣回了衣兜里。
从这里出发,2号线转1号线回家得六块钱,我兜里只剩三块钱,不够啊。
所谓:君子不是嗟来之食。
我对自己保证,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并暗暗决定,将来写回忆录的时候,这一段就一笔带过了,或者干脆:此处略去五百字。
正想着,我的手机响了,一看来电,感动得差点儿要晕过去,接通电话后,我献媚地问候着:“妈……儿子给您请安了,家里一切可好?……”
“好个屁!你姑出事儿了,你还不马上给我滚回来!”
……
挂了电话,头顶的太阳毒辣辣的,我的脑子里不断翻腾刚才的话:你姑出事儿了,你姑出事儿了……
十岁那年,我似乎是生了一场很大的病,之前的所有记忆都消失了。后来我妈告诉我,那场病差点儿要了我的命,我姑跪在菩萨跟前磕了三天三夜的响头,我才终于睁开了眼睛。
从那天起,她开始吃斋念佛,据说是她跟菩萨许过愿,只要我活过来,她此生就不再沾一口荤腥。
她五十几岁了,却至今单身,我看过她年轻时候的照片,还是挺漂亮的一个女人。
我妈经常感叹,说她其实挺可怜的,有那么多钱,却一大把年纪了还独守空房,没什么爱好,也不交朋友,身边更是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找不到。
所以,为了怕她孤独,小时候一到周末,我妈就会把我送过去陪她呆一天,我倒是挺开心的,因为那一天没人逼着我学奥数了。
我姑对我确实好,只要我一过去,她就让家里的阿姨做我最喜欢吃的,还变着花样做,很少重样,而每次我胡吃海塞的时候,她总是在一边吃素炒青菜配白米饭。
后来我有些不好意思,抓起一根酱排骨让她跟我一起啃,她却摇头,说她早就习惯了清淡。
我姑没有工作过,却有花不完的钱,住着复式花园洋房,家里请着阿姨伺候,还养着一只肥头大耳的宠物猫。
这一切,全都是得益于我家祖上留下了一个将近两亩地的明清大宅子。
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偏远,这宅子幸运地躲过了多次劫难,最后竟然完整地保留下来了。我也是在那宅子里出生的,而且还在那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虽然,那些经历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
城市发展的脚步太快了,谁也想不到,当年那块偏远地区,居然被人大手一挥,成了经济开发重点区域。
于是,我很荣幸地成为了拆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