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太子皇甫胤安形色匆匆地从御书房外走了进来。

      他拱手一拜:“父皇,赵郡的细作传来最新消息,逆贼已经派人前往云州,洽谈粮草之事,据悉逆贼调集了大量银钱,似乎准备大肆采购。”

      土豆之事,如今已是天下皆知,这个消息并没让梁帝意外。

      只是没想到赵郡那边,竟比他还更快一步。

      李德海本就觉得梁帝刚刚的旨意有些不妥,听到这话后,也立刻道出了心中想法。

      “陛下,老奴以为向沈安索要培育之法和征集粮草,应当三思。”

      “为何?”梁帝的脸,本就因为皇甫胤安的消息阴沉了许多,李德海这么一说,他更加不悦了。

      李德海赶紧解释道:“陛下既然连神火枪的事情都能隐忍下来,此事更要隐忍才对,沈安此子奸狡多诈,一定要完事小心!”

      “他目前虽然没有明确倒戈造反,但在某种意义上,他其实已经割据为王,自成一体。”

      “在敌我双方暂时分不出胜负的时候,沈安作为手握近六万新军的重要势力,我们若是逼得太紧,定然会促使其偏向逆贼。”

      “我们目前在北线和西线凭借着新军之力,勉强占据上风,但在新一批的新军训练完成之前,很难再次寸进。”

      “倘若此时沈安倒戈,战局便会立刻发生逆转,于我们大梁不利!”

      逆贼手中突然出现神火枪,并得到大批量供应,一直是梁帝心中最大的芥蒂。

      他为此还想特意派人前往云州责问沈安,也被李德海拦住了。

      毕竟他手下的将作监也不是铁桶一块!

      谁敢说图纸到底是从哪里泄露出去的呢?

      为了一件毫无证据的事情,没有必要和沈安翻脸。

      “父皇,海公公言之有理,对于沈安我们目前只能拉拢,切勿逼反。”皇甫胤安随声附和:“他实际掌握着云州和江淮之地,一旦逼反,我刚刚琼州、越州等地便会被江淮切断,得而复失。”

      江淮郑家不仅在江淮府有着绝对的掌控力,在附近的江州、闽州都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虽然朝廷已经拿下了定南府,打通了直达岭南各州(琼、越、滇州统称)的通道。

      但也很难在江淮大军的进攻之下,确保道路畅通。

      “那你们的意思是?”梁帝并非刚愎自用的昏君,闻言之后冷静下来:“难道要朕当做不知道?”

      皇甫胤安沉吟片刻说道:“父皇,逆贼可往,我亦可往!他们去找沈安无非也是想要粮食,那我们何不抢在他们之前,也和沈安做交易呢?”

      “不管是逆贼,还是云州,目前流通的还是我们大梁的铜钱,户部已经在越州开挖铜矿,并开炉铸币。”

      “我们只是保住越州不失,耗费些人力便能得到大量铜钱,如此就可以拿这些钱去和沈安换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