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赵匡胤点名提到了自己,那么范质也不能在装聋作哑了,自己只好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孔夫子是以为圣人,他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范质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后世的许多帝王都给孔圣人都给孔圣人赐以爵位,以彰其德行。”范质临了来了这么一句。
赵匡胤故作震惊:“嗯?历代帝王加封他,这是什么情况,你给朕详细的说说。”
“是陛下根据老臣所知,在汉平帝元始元年,他被封为褒成宣尼公,唐朝的时候玄宗才呢过加封他为文宣王,他的这些爵位都由他的后人来继承。”
“哦,这一点朕还真的不知道,范相,你再给朕详细的说说他的后人吧,朕很感兴趣的。”
范质领旨又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孔圣人的第二代是他的儿子,孔鲤,第三代……第四十一代是孔昭俭。”
老范质一口气说了四十多代,居然面不红气不喘的,果然是老当益壮。
“陛下这些都是距离我们比较远的,接下来老臣说的就距离我们十分近了。”
“这时候已经到了圣人的第四十二代,孔光嗣,字斋郎。他是孔昭俭的儿子。
他是在唐哀宗天佑二年授泗水令,同时集成了他父亲的爵位,是第十三代文宣公。
但是唐朝此时已经是经常的战乱了,朝廷也没有能力保护他们,后梁乾化三年他被庙户孔末所杀。
他的儿子孔仁玉,在后唐明宗长兴元年任曲阜县主簿,后来袭文宣公爵位,成为第四十三代文宣公。
后晋高祖天福五年兼任曲阜县令,有了一个正式的官职,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太祖驾幸曲阜并且拜祭孔庙,并且赐给他五品的爵位。www.book56.com
到这个时候孔圣人的后人才从五代的战乱中恢复过来,不过孔仁玉也已经病逝了。”
“哦,听爱卿这么一说原来这孔夫子的后人居然已经传承了近千年了,了不起真的是了不起,朕也是十分震惊。”
“原来他的后人在周太祖的时候居然还世袭了文宣公的爵位,怎么本朝朕倒是不曾听说过这件事呢?”
赵匡胤不知道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真的不知道,你把大周给干掉了,人家孔仁玉也死了,人家的后人能跑到这里说,我是孔子的后代,让我世袭文宣公吧。
你不把你人家轰出去才怪呢,这不是想当官当疯了,你当皇帝的不敕封谁敢说啥。
“启禀皇上老臣知道这其中的缘由,那时候正值改朝换代之机,皇上刚刚建立了大宋,这时候上代的文宣公这是在这个当口他去世了,所以这个爵位也就空了起来。”
范质的言下之意就是皇上你还没有册封新的文宣公。身为一个儒生,范质还是心理想着孔子的。
所以他带有暗示性的想赵匡胤提出来:
“陛下,您看这历代的帝王都是都是十分尊敬孔圣人,那么您是不是也要效仿一下呢,恩赐他的后人呢!”
老赵硬是装作听不懂的样子,我就不说要让他的后人世袭这个爵位。
这个时候满朝的大儒们开始蠢蠢欲动了,既然皇上你说出了这个话题了,我们也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