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于家爹娘和家里的娃一起收拾从食堂背回来的笋片。
“家里没锅没刀就是不方便啊。。。”于娘小声的抱怨。
全大队挖回来的笋子都要拿到食堂去,由大队长安排的人,切片煮透,再背回来。
不开玩笑就大队仅剩的那几把刀,哪怕换着人轮流切,那也是个大工程,更别说耗时间的蒸煮。每家每户都得留人在食堂等着,好能第一时间把煮好的笋子背回来浸泡。
很是麻烦。
于爹搓了两把脸,把因为困倦挤出的眼泪抹掉,说:“都是政策,你少发表意见。”当官的定下的规矩,哪是他们这种农民能说的。
于娘白了自家男人一眼,在家还这不让说那不让说的,真烦人。
一直等着找机会插入话题的兰澜开口了:“娘,你去做酱菜队长叔说没说一天多少工分啊?”
摇头,于娘有些炫耀地说:“大队长说做酱菜是个技术活,以后咱大队就靠这酱菜都能吃上饭,给我们这些一天开满公分呢,还说年底的时候还要发奖励。”
于娘一直都是八工分队伍里的队员,没想到有一天还能比自家男人还强,不仅满公分,年底还有奖励。
她男人可没有。
兰澜十分捧场:“哎呀,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在屋子里干活就行了。
那不就和工人一样了吗?
娘你可真是太厉害了,养家糊口的铁娘子!果然妇女能顶半边天,咱老于家吃的每一口饭都有娘一半的功劳!”
一直以来,农村女性出门下地,城里女性出门做工,不管挣多少都只能称为补贴家用。
养家糊口从来是男人的功劳。
于娘黝黑的脸上是自信的笑容,还不等她说什么呢,兰澜打蛇随棍上:“爹娘都是满公分,这两个月还有咱一家子晒笋干的收入,咱家的条件一下子就好起来了呀!
爹娘,我和二丫也想去读书,你们看怎么样?”
于家爹娘听见这话,皱着眉头互相对视了一眼,看向紧张的手都不知道放哪儿的二丫一眼。
这不是主谋。
于娘把手里的竹盘重重放在架子上,恶狠狠地看向笑眯眯的兰澜,骂道:“读书?你都多大了?过两年就该嫁人了还想着读书?干活干的那狗屎样,偷奸耍滑名声臭的满大队都知道,以后那个婆婆愿意要你?不想着好好跟着学学地里的活,你想什么读书?
我看你就是脑子还不清醒,符水断不得,明天你就给我继续喝!”
离得太近,没料到于娘一言不合就动手,被大巴掌拍的呲牙咧嘴的兰澜,挣扎着喊道:“我给大队想办法创收,不求吃不求穿,就想去读书,是犯了那家天条了吗?!别说喝符水,你就是让我把阎婆婆生嚼了,我也要去读书!”她在小时候要是这么哭着喊着要去读书,她妈能把她供在脑门上!
换个年代,倒是大错特错了。
“嘿!你个死丫头,我倒要看看你嘴有多硬!”于娘气的转身就要去拿棍子打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