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宇扭过头,看向九叔、四目等人,沉声问道:“两位师兄对这人魔,有什么了解吗?”
苏宇入门晚,再加上,剧情可能会出现变化,故而,他也不甚了解人魔。
只知道,人魔,曾经是茅山弟子,叛逃而出。
九叔点头,面露回忆:“那都是两百年前的事儿了,当时,茅山弟子中,出了两位绝世天才,他们修行极快,进境一日千里,甚至凝练出了传说中的二转道台。”
二转道台?
苏宇眉头微挑。
果然,即便是茅山中,道台的极限也不止是一转九纹。
之所以这么定,估计也是怕众多弟子发现自己资质平平,心生沮丧。
苏宇默默听着。
“不过,渐渐的,他们中,有一人仍旧觉得不满意,生了邪念,不知怎么,得到了魔功,便转而修炼魔功……”
“甚至,吸人血,养娈童,最终被茅山掌门发现。”
“掌门,也是他的师父,但这种事儿,茅山绝不会姑息。”
九叔叹息一声,颇为唏嘘:“最后,茅山掌门仍旧不愿下死手,便将他镇压在此处,以石像为阵,银剑为锁。大阵时刻颂念道经、佛经,希望他能有所顿悟,迷途知返。”
“但现在看来,一切都失败了,他并没有变化,如今也惨死。”
九叔颇为唏嘘。
这些年,茅山出了太多的天才,大多自命不凡自视甚高,觉得自己有通天彻地的能力。
但往往,现实会令他们备受打击,发觉实力停滞不前,修行艰难后,这些道心不坚之人,便极有可能走上邪路。
茅山,也难以禁制,规避这般风险。
只能采取强硬手段,只要发现,便绝不姑息,上至长老,下至天才弟子,被发现修炼魔功、邪术,便直接镇压,甚至当场斩杀。
唯有如此,才能震慑人心。
这般做法,自然是有效的,但想要完全杜绝,也不可能。
修道之人,对实力的渴望,有着天然的偏执。
心性不佳,随时有可能走上邪路。
九叔解释一通后,看向地上的尸身,犹豫一二,还是三两下,在地上挖开一道深坑,然后将这人魔尸身给埋葬了。
苏宇在一旁看着,并没有搭话,良久后,才好奇问道:“人魔被镇压时,是什么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