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驶离康国公府正门,又驶出了坊门。

    京城的大路宽阔又平稳,车内渐次传进纷繁的声音:路人百姓的欢笑声、摊贩的吆喝声、猫打碎陶器的“嚯啷”和蹬上树的“哗啦”声、男人的叫骂、鸟鸣、狗叫,还有孩子被打的嚎啕大哭声——好像是看小猫看得太入迷,摔了手里的糖葫芦。

    青雀很久没听过这么热闹的声音了。这是活着的人世间的气息。

    她想掀开车帘向外看一眼,看一看她错过的几十年人世间。即使是做丫鬟的十几年,她也并不曾拥有偶尔出入府门的自由——霍玥说她容色太盛,行走在外不方便,不但去各亲友家时不带她服侍,出门游玩更不令她跟随。可车内不只有她自己。

    楚王府那两名梳半翻髻的侍女一左一右伴随着她。她们仍如在康国公府时一样,稳重而沉默。青雀拿不准她们究竟只是“服侍”她,还是兼有“看管”的职责。

    不过,想来,即便是押送人犯,只要并非罪大恶极之徒,去监牢的路上看看景,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

    或许到了楚王府,她又要很久很久,直到生命的最后,都难再看一眼墙外。

    “碧蕊,”拿定主意,青雀笑问左侧的侍女,“咱们换个位置?我想看看车外。”

    “娘子请。”

    碧蕊立刻站起身,伸手扶住青雀。另一侧的芳蕊也已起身,同碧蕊一起扶她坐定。

    她们的态度,又让青雀对楚王的态度稍有猜测。但现在这些不要紧。要紧的是窗外。

    碧蕊并没坐到青雀原本的位置,而是退到一侧,替她打起了车帘。

    大路是黄土铺就。为防尘土,车窗上还蒙了一层细纱。青雀就从细纱窗向外看过去,看到人来人去,花红柳绿,看到在街边卖艺吐火的小姑娘,看到年轻的母亲一手挽着竹筐,一手领着女儿,和小贩讨价还价,给女儿才梳起的小小发团上簪起了一朵绸花。

    女儿。

    青雀的手几乎要放在小腹上,但她克制住了。她要带着还未成型的女儿、带着这个可能会让她们葬身无地的秘密到楚王府了。她想活。她还想和女儿一起活。样貌与姜侧妃的相似,是否足够让楚王忽视她怀孕时间的疑点,饶了她的命……甚至,认下她的女儿?

    她要怎样做,才能博取楚王的“宠爱”?

    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青雀一无所知。连昨夜第一次欢好,都是楚王引导着她、取悦着她,而非她在讨好楚王。

    ——那就先按下不想吧。

    至少,她已经走在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上,这就够了。

    青雀贪婪地把一切看进眼里。她觉得自己记住了沿途的每一段路、每一棵树,甚至每一个叫卖的小贩。

    当太阳升起到越过树梢、大放光明的时候,马车轻快抵达了楚王府东偏门。

    碧蕊和芳蕊扶青雀下车。其余侍卫侍女们围成一道可靠的墙壁,阻拦了路人的窥视。

    软轿早已备在门边。上轿时,青雀的目光扫过了不远处伸出墙外的嫩枝。

    这里的枝叶,和路上看过的从寻常百姓家里伸出来的枝叶,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不同的是枝叶下的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