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泰丰城的漠北学府内,杜战云收到了北疆城失守、皇甫恺牺牲的消息。他紧急召集张北望于凉亭中商议对策。

    “北疆城的失守,意味着于乾和将率领大军北上,直指风火城和凤良城。这对赵国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杜战云紧锁眉头,忧心忡忡。

    “恐怕朝廷会再次启用你挂帅出征。”张北望冷静地分析道。

    “是啊,谁能想到于乾和会如此狡猾,穿越毒谷,翻越南凌山,偷袭我军后方。”杜战云无奈摇头。

    “若朝廷真的启用你,你作何打算?”张北望问。

    “风火城与凤良城乃是我赵国用百万将士的鲜血换来的,更何况武英府就在凤良城。我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沦陷。”杜战云沉声道,“但我不会亲自出征。我会以身体不适为由,举荐冯剑与李阳,带领杜秀英前去抵御于乾和。”

    冯剑与杜秀英的威名自不必说,李阳则是张北望的得意门生,智勇双全。有了他的辅佐,再加上冯剑与杜秀英的军事才能,抵御于乾和并非难事。

    张北望点头称赞:“此举甚妙,既能解朝廷之围,又能分散杜如贵的兵力,提升柳公子的势力。”

    “一举三得?”杜战云疑惑地问道。

    “正是。朝廷现在缺乏得力干将,若冯剑等人能夺回北疆城并镇守之,不仅能减轻朝廷的军事压力,还能削弱杜如贵的势力,为柳公子争取更多发展时间。”张北望解释道。

    杜战云听后恍然大悟,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不过,北疆城的三十万兵马损失惨重,这些将士都是我赵国的精锐啊。”张北望叹息道。

    “是啊,这才是最让我担心的。”杜战云眉头紧锁。

    张北望又提醒道:“现在柳公子还面临一个难题。”

    “什么难题?”杜战云问道。

    “若朝廷让你挂帅出征,你准备率领哪支兵马?”张北望问。

    “自然是东梁边关的兵马,他们尚有五十万之众,足以应对于乾和的大军。”杜战云回答道。

    “不可!”张北望断然否定,“你需以赵国虎视眈眈为由,拒绝调动东梁边关的兵马。然后让杜如贵新招募的三十万大军为你所用。这样既能抵御于乾和的入侵,又能牵制杜如贵的野心,还能为柳公子争取更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