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要的就是这样,面子给足了,样子做足了就差不多了,就算心中仍不喜欢洪熙文学奖,但是那都是小事,哪有皇帝亲自宴请邀请他成为评审团来的重要。

      皇帝亲自设宴邀请,回去了总是个说法,同僚之中参加过皇帝宴会的也就他们这批人。

      杨荣又走到朱瞻墡的面前说:“王爷,您说两句吧。”

      瞧着国子监的人现在都还算老实,杨荣便想着让朱瞻墡说上两句好听的事情就过去了。

      朱瞻墡站起身来,杨荣还是有些担心朱瞻墡会出什么不好的话来,悄悄的提醒:“殿下说两句场面话就行了。”

      “杨少傅放心,我也没那么不识趣,差不多就行了。”朱瞻墡的话让杨荣放下心来。

      “咳咳,诸位大才子,洪熙文学奖能得诸位相助,小王倍感荣幸,文乃圣人道,学文为天下苍生百姓,诸位都是其中佼佼者,还望此次洪熙文学奖能圆满完成。”

      朱瞻墡的话很简单,他也懒得应付这些人,说完就坐了下来。

      “好!好!好!”

      朱瞻墡刚落座,就有中气十足的少年传出了叫好声。

      “传闻大明海王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又有当世第一之文采,百闻不如一见,今日在座诸位先生都是文坛中人,又要为洪熙文学奖评审,殿下何不来一首诗为今日之事助助兴,也为洪熙文学奖开个头。”说话的正是徐有贞。

      朱瞻墡瞧着那说话的少年年纪轻轻,中气十足,也有抢风头之嫌疑便问:“阁下是。”

      徐有贞立马对着所有人作揖行礼:“学生,国子监学子徐有贞。”

      “我擦,大奸臣啊。”朱瞻墡差点喊出声来,但是忍住了,现在人家还不是奸臣,但是知道其人后是越看越不顺眼。

      想想又觉得不对,便问:“你本名徐珵?”历史上徐有贞是后来改的名字,不是一开始就叫徐有贞,应该是到了后来当官之后改的,再别是同名同姓,到时候错怪人家了。

      徐有贞一愣说:“王爷,学生本名徐珵,后改名有贞,您听过我的事?”没想到海王知道自己,这倒是让他很是惊讶,但是也颇感自豪。

      原来没错怪,朱瞻墡面皮一抽抽,那就是你了,虽然改名时间不对,但是不可能本名加改名都一模一样这么巧,只能说现在的历史和原来的有些出入,也是情理之中。

      “我没听过你的故事,但是你的脸上写满了故事。”

      “王爷谬赞了。”

      两人对话间,太监走了过来,公鸭嗓一开喊道:“皇帝陛下驾到。”

      众人纷纷行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高炽来了,得知杨荣已经将事情弄得差不多了,他来露个面。

      面色红润的朱高炽说:“方才朕听闻,有人要写诗,是吗?”

      徐有贞急不可耐想要在朱高炽面前表现自己:“陛下,学生听闻海王爷当朝第一文采,想要一瞻风采,便斗胆询问了。”

      赵瑞斜眼看着徐有贞,他才发现徐有贞如此的急功近利,有些后悔带他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