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

      “微臣私以为殿下还是出任辅政大臣更好一些。”

      “为何?”

      “殿下辅政,太皇太后摄政,陛下尚幼,说来对殿下更是有利,太皇太后近些日子疲于朝政,虽然太皇太后贤德仁慈,但是对于朝政之事毕竟不算熟练,殿下若是辅政可以说大权独揽,先皇有言若陛下无德,殿下可取而代之。”

      徐有贞的话非常的直白了,他做的事情其实和陈佑山一样,就是劝说朱瞻墡登上皇帝之位,但是两人的位置不一样。

      陈佑山是朱瞻墡自己的人,这么多年来尽力尽力的做事,想要跟着朱瞻墡再进一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大丈夫谁不想爵位加身呢?

      但是徐有贞是什么立场?投机者,单纯是想要利用朱瞻墡自己混上位,而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少,朝堂之中,甚至内阁之上,现在谁人心不飘摇呢。

      举个例子,为什么皇帝不立太子国家根本不定?

      因为没有太子,大臣们就不知道去巴结谁,不知道接下来谁做皇帝,你支持这个,我支持那个,拉帮结派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攻陷,谁还有心思处理好朝政?

      “徐有贞,皇家的事情你也想要掺和一手?”

      “皇家事便是天下事,当年我徐有贞被殿下之才华所折服,万分敬仰殿下之大才,便心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在殿下麾下做事,这么些年了殿下一直在外打仗,所做之事便是换了当年的永乐皇帝也不一定比的上,便想着毛遂自荐期望殿下能够看得上。”

      朱瞻墡饶有兴致的看着徐有贞说:“你能帮我什么?”

      “微臣,虽然现在人微言轻,但是愿意竭力辅助殿下,殿下大可辅政独揽超纲,内阁诸臣借以年迈,殿下可在三年内慢慢的将内阁诸臣换人,全都换上殿下自己的属臣,微臣也有一些朋友,都是朝堂上的后起之秀,都是殿下当下可用之人,只要殿下一声令下,我便于他们说,他们一定会效忠殿下。”

      “效忠于我?不是效忠于大明吗?”

      “二者并无区别。”

      相视一笑,朱瞻墡又问:“祁镇聪慧,虽然年幼但是可见将来,诶。”

      一声哀叹徐有贞是听在了耳中,心里就更笃定了一些。

      “殿下何须担忧,陛下现在年岁尚幼,太后自小过分宠爱陛下,殿下是陛下的亲叔叔,每日明日好吃好喝伺候着,太监宫女陪他玩着就好了,小孩子正是喜欢玩的年纪,好好玩着也不会影响殿下,陛下想来将来一定会感谢殿下。”

      话说的很隐晦,但是言外之意很明显,就是将朱祁镇用吃喝玩乐养废了。

      孙若微对于朱祁镇的疼爱过甚,甚至不用可以的去干扰,朱祁镇只要养废了,将来的大明还得是朱瞻墡做主,甚至早点对朱祁镇下手也不是不行。

      徐有贞的野心都写到了自己的脸上。

      “辅政大臣可不是那么好做的。”朱瞻墡笑着说。

      “以殿下的实力,本就可以慢慢的拖着,国内几位藩王都有异心,其实他们忌惮的也就是殿下您,您慢慢来不急,急的是朝堂,是内阁诸臣,他们会想尽了办法给你特殊的地位让您出来辅政,平定局面,届时殿下可以提出条件更换内阁之人,尽快换成殿下您自己的心腹之人,这样的话殿下在朝堂上就毫无阻碍了。”

      “你想的倒是挺周全的。”

      徐有贞拱手鞠躬:“殿下谬赞了,殿下等过了两年,殿下可以效仿宋太祖,当今陛下见到他的叔叔能将大明治理的井井有条,自然会起了退位让贤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