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围是个漂亮的女人,为什么没被宠信朱瞻墡倒是有些不理解,年近三十没有削弱她的美貌,反而增加的许多的韵味。
朱瞻墡看着这样的女人,心想我与曹贼何异。
只是今天不是来看阿姨的,是有事情找胡阿姨商量。
“胡尚宫,听闻若微姐姐说您之前发出过布匹的票拟。”
“是的公子,这些便是了。”
胡善围伸出手,那双手纤细而白嫩,这若是让手控的朋友们看到了不得跃跃欲试?
顺着胡善围的指尖,朱瞻墡看向了桌上的布票,非常简单的纸质单据,盖着库房的章。
单上写着什么颜色什么材质的布匹一匹,此处放了有十几张单。
“胡尚宫,据说一开始的时候只是登记在册,后来为何一匹匹的布分开来做票?”
胡尚宫拿来了一本册子,这是以前登记用的。
翻开来,一本册子上密密麻麻的登记着,最初存入多少,某日取出多少,光一个妃子就需要好几本册子,而且计算麻烦。
“以前的法子太麻烦了,宫中的贵人们布匹的需求和存入都非常频繁便想了这个法子,一张纸上只登记一匹布匹的信息,存入写单,取出销单,这样便方便了很多,少了许多计算的环节。”
“胡尚宫好办法,只是这单子如何确认真假呢。”
胡尚宫指着纸上的章印,那手指真如白玉一般,轻声说:“这上头有我的章,我的章印我自己认得。”
古代的章是最简单的防伪手段,仿造成本也低。
这种防伪在宫中可以用,但是在外头不行,宫里的贵人们都不缺吃穿,也不会在这些事情上弄虚作假,而且布票面额低,一章只有一匹布,做一张假的就只有一匹布,效率太低了,被抓到了也丢人。
银钱事小,面子事大,在皇宫内若是做假票到时候面子没了,是要被其他人耻笑的。
朱瞻墡陷入了沉思,将粮票发向民间若是防伪做的太差非常容易仿照,这一本万利的事情必然有人愿意冒着砍头的风险去做。
胡善围看着陷入沉思的朱瞻墡,她已经听孙若微说过朱瞻墡和朱瞻基两人商量的事情,诧异于皇孙居然如此关心民生事项。
出口提醒:“公子,若是布票的面额巨大,一张票拟记着几百匹布,或是有人会作假,但是只有一匹布的话便无人做了。”
朱瞻墡茅塞顿开:“对,面额,面额。”
现在明朝发放的宝钞,动辄一百两银子,太大了,甚至可以说老百姓根本用不到,只有这些当官的用。
要发就发小面额的,现代的纸币正常国家都是百块钱最大,就韩国这样的发上万面额的,但是算下来实际价值也就是华夏的百来块,米国最大的面额是一百,算下来是六百多华夏币。
接下来他要发放的粮票面额也不能大,或许最大面额到一两银子左右的价值就好了。
胡善围发的布票非常简单,但也有参考之意,聊了许久,朱瞻墡不由的感叹还是阿姨好,阿姨是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