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关对他来说,很容易。
可看着一个个面无表情,一脸木然的书童,楚浩心中一阵心痛。
这都是我晟国的书生,他们如此落没,都是因为他没重视晟国的文化。
回去之后,他一定要想个办法,解决晟国书生的根本问题。
让广大学子,学以致用。
一定要整顿文坛,让寒门士子有一条出路!
至少不至于来这种烟花.柳巷之地,来浪费一身学识!
楚浩暗暗下定决心之际,已经看到了试题。
“以船边湖水为题,作诗一首。”楚浩喃喃。
他两世为人,文抄公的本事还是有的。
楚浩低吟过后,朗声念道,“萧郎自小贤,爱客不信钱。有酒轻寒夜,无愁倚少年。”
“闲寻织锦字,醉上看花船。好是关身事,从人道性偏。”
他一首诗做完,面前的书童惊讶万分,但更多的是惭愧之色。
“公子,您过关了,待会请擂台上见。”书童低着头,宣布道。
随后,身后以及一旁其他书童面前,也开始了吟诗作对。
一炷香功夫过后,上了擂台的人,不过十人。
众人皆是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能在众人当中脱引而出,也是值得骄傲的。
他们之间彼此还都认识,上了擂台,纷纷打起了招呼。
“公子,你是哪里人,怎么从不曾见过?”一名书生,来到楚浩面亲,好奇的问道。
楚浩冲那人拱拱手,“我是路过的。”
“路过的,在哪里高就,若没什么差事,可以来我府上,我们府上正巧缺一个陪读书童。”
“来我们府上好了,我们府上也缺一个书童!”
几人开始闲聊起来,这让楚浩更加愤怒,一个书生,都要沦落至此吗?
在名门望族眼里,书生就是这种待遇吗?
晟国一定不能让这种风气,再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