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宫里的时候,赵爵可以感受到,自己就是最引人注目、最威风、最有用的那一个。
当然了,这些“最”都是要把皇帝本人排除在外的,但是皇帝操心的事情太多,动不动的还要跟那些臣子骂来骂去,杀了人回来,都得气的吃不下饭。
要是上了前线,御驾亲征还吃了败仗,淘得像兔子一样被人耻笑,更是郁郁难平,华发早生。
这么一比,赵爵就认为,果然还是自己活得最松快、最愉悦、最聪明。
武功?那只是边边角角里一小捧自己想不起来,别人也根本不会在意的灰尘。
然后,他爹死了。
他不得不离开自己活得最舒服的皇宫,去往襄阳,而且在这一路上,很不太平。
偶然撞上的江湖仇杀、山野盗匪,专门找上他的刺杀者、追杀者。
身份不明,一两句口角,或者仅仅因为挡了路,就准备砍了他的江湖邪道。
那个时候,襄阳王才豁然惊醒,原来世界不是只有一座皇宫和那些安安分分的朝臣。
面对那些无法无天的人物,他待在身边,引以为豪的古玩字画,诗词曲集,金银财宝,都保不住他的性命,只能依靠身边的侍卫。
而侍卫也被越杀越少,越来越险。
那个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灰尘,他身上唯一的缺陷……武功!
成了仅有的、真正的保障。
可是这个缺陷,实在是太缺、太陷了,正面对抗的话,那些估计连一个成语都说不出来的粗鄙武夫,谁都比他强。
先天乾坤功这样的绝顶神功,在他手上,只能增加一点跑路的速度。
那通往自己王府的最后一段路程,襄阳王是以伪装成乞儿的样子,蒙混过去的。
他脸上抹着烂泥,为了避过旁人的怀疑,甚至曾吞下发霉的馒头。
然后在他终于来到王府,终于在忠臣的帮助下证明了自己的身份,气到几乎要哭的嚷着追杀那些反贼的时候,一连串的消息传到了这边。
襄阳王的这些兄弟,一个个都已经抵达了自己的封地,风风光光,正大光明。
他们身边的侍卫也有死伤,路上也有凶险,但却聚集了更多愿意帮他们的人,受伤最重的一位兄长,更是曾经自己反杀了那些匪徒。
原来最聪明最受赞赏的那个人,在离开了皇宫之后,却是最不受关注的那个。
愿意帮他的人最少,甚至要杀他的人都是最少的。
然后随着时光流逝,襄阳王活到了三十岁,皇帝又换了两个,京城里大概再没有什么人会特意提起他的存在,记得他的诗句,称赞他的聪明。
他的文才已荒废,用金银笼络了一帮门客,却没有几个有用的,想回头练武,也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