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整片豫南、豫东、豫北地区作为下一步的收复目标,这么大的战役肯定不是一战就能达成的,必须要分多个阶段进行。

    赵骥把第一个作战目标定在了皖西北的阜阳地区,以此打开进入豫南的通道。

    “我们整个战役的目标要大,但第一阶段的目标要小,作战范围应仅限于阜阳地区”。

    之所以不直接进攻豫南,赵骥的顾虑主要有三点,一是豫南的信阳、确山、郾城、驻马店等县正处在平汉铁路上,郑州和开封的倭寇主力可以利用铁路快速增援。

    在实力足够强大之前,赵骥不想跟倭寇进行大兵团的主力决战。

    第二是阜阳虽然地势平坦不利于防守,但此处西接豫南、北连豫东,一旦拿下这里,第二阶段战役方向的选择就可以变得更为灵活。

    最后一点,阜阳虽然也在花园口决堤造成的黄泛区内,但洪水到这里水势已弱,救灾赈民的压力相比整整半个河南的压力要小得多,是在根据地的能力承受范围内的。

    会场众人都是打老了仗的人,都看得懂先打阜阳的好处,当场就一致通过了这个意见。

    作战目标既定,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作战原则。

    “第一阶段的作战不在于收复多少土地,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消耗倭寇的有生力量上,要打得倭寇觉得跟我们争夺阜阳得不偿失,默认我们占据这个地方”。

    “我们应该采取围点打援的办法,以少部兵力包围阜阳之敌,吸引倭寇大部队来援,再视战场形势变化重点打击其来援部队”。

    “倭寇可能来援的方向有二,或者是徐州之敌沿徐州、宿州一线朝蚌埠集结,然后再自西向东增援阜阳”。

    “或者是郑州、许昌之敌沿平汉铁路朝漯河集结,然后再自东向西增援阜阳”。

    “我的建议是东阻西打,以有力一部抢先占据淮南的八公山地区,威胁蚌埠来援之敌的侧后,逼迫其不敢纵兵轻进”。

    “再以主力在周口至太和一线寻找战机,伺机争取于野外重创郑州、许昌援敌两到三个联队”。

    “好!那就这么定下来”,铁军长当场就拍了板。

    傅秋涛在军事上非常信赖铁军长和赵骥,并不随意插手,杜斌彬也更无二话。

    会后,浑身是劲使不完的铁军长更是干脆自己把参谋长的工作也挑了下来,亲自带着胡杰等一干参谋在特务连的保护下秘密潜入预定战场勘测地形,并制定详细作战方案。

    郭勋祺也忙着回罗山县抓紧整训新招募的一旅二团新兵。

    “老赵,你等等”,赵骥开完会刚打算离开,却被傅秋涛开口叫住,杜斌彬也留在了会场没有走,“我有点事跟你商量”。

    “什么事儿啊?”

    傅秋涛让警卫守住门口,然后才拉着赵骥坐下说:“第144师名义上虽未加入我军,但实际已受我军的控制和指挥,而且中央也有指示,要求我们积极在其内部发展力量”。

    “我的意思是让杜斌彬同志过去兼任144师政委,在全师官兵中大力发展党员,当然,杜斌彬同志师政委的职务和新发展的党员名单都是不对外公开的,知情范围只限于郭军长和孟师长”。

    “这个要求我不方便跟郭军长提,你和他私交较好,所以想请你去跟他谈一谈,看看他是什么意思”。

    其实自郭勋祺和微操大师翻脸,率部移驻罗山时,第144师并入新四军就是早晚的事情,赵骥认为郭勋祺对此肯定早有思想准备,应该不会伸手阻拦,甚至多半还会乐观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