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唐生智被任命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负责南京保卫战。
唐生智多次公开表示誓与南京城共存亡,对蒋介石则承诺没有命令决不撤退。为了防止部队私自过江撤退,唐生智采取了背水死战的态度。他下令各部队把控制的船只交给司令部,又将下关至浦口的两艘渡轮撤往武汉,还命令第36师封锁从南京城退往下关码头的唯一通道挹江门,这一“破釜沉舟”的命令给后来的悲剧性撤退埋下了隐患。
12月1日,日军攻占江阴要塞,同日,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南京保卫战开始。
12月2日,江阴防线失守中国海军主力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在中日江阴海战中被全数击沉,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唯一一道拱卫京畿的水上屏障失守。
12月10日日军发起总攻。
12月12日唐生智下达突围、撤退命令,中国军队的抵抗就此瓦解。
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1937年就是在战火中度过的,关内的人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而此时的东北,虽然没有战火,也笼罩在一片哀痛和愤懑之中,多少有志青年都纷纷投身于抗日的洪流之中,虽然不能战前马革裹尸,但求在没有硝烟的战场,给敌人有力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