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字画小说馆>穿越>八字奇缘 > 第五十八章老君山前说阴阳 儒道两家循易纲
    自秦朝之后,中国的思想界就停滞在春秋战国时期了;以秦朝为分水岭,之后的二千多年古代中国的思想界一直停留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周易思想时期,几乎没有大的变化。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因很简单,战国时期形成的儒道思想进入了上层建筑,成为了古代统治者治理天下的理论工具。道家首先进入统治者的视线范围内。汉代早期的统治者是道家的信奉者,利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统治下层民众,为秦朝苛政结束之后的人民修养生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道家的思想是有两面性的,道家的物质基础决定意思形态的思想体系存在着矛盾性,因为其表层思想又遵循着意思决定物质的思维基础,但是实质思想却又是物质决定意思的唯物论的思想体系,这种矛盾的思想也反映了古代中国思想体系的乱象,这种矛盾的思想自然不会被皇家认可。道家被逐出上层建筑后就分列成错综复杂的杂学派系,各派林立,大部分步入反动的思想体系之中去了。后期的道家甚至成了反抗政府的主要思想来源。

    自董仲舒之后古代中国的人文思想界出现了儒道混杂的意思形态,而道家逐步退出上层建筑或进入民间,或遁入山林,而儒家思想逐步形成为古代中国人的正统思想,思想是左右行动的力量源泉。思想左右行动,于是古代中国的思想意识形成了本土化的皇家儒家思想与平民化的道家思想。

    至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佛教文化产生的年代与儒道思想产生的年代基本相同,是两个不同地域的同时期的产物。但是佛教文化传入古代中国要晚,佛教的思想源泉与儒道两家基本上一致。佛教认为‘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的一种无形‘人格’,是大智、大悲、大喜、大能无量全能的一种人格力量,‘佛’是阴阳同体的,归宿于人类就是一阴阳合同的无限能力。与儒道的阴阳论虽然语法结构不同,但其实质同朴,所以自佛教文化传入古代中国之后,很快被人们所接受,上至帝统下至百姓。佛教讲‘空悟’论,佛教认为欲成‘觉悟’之人,首先空悟自身。世界上任何教派都有自己的禁锢思想,没有禁锢思想的教派是无法形成一种意识形态的,佛教文化也是如此;佛教文化的空悟思想,是古代中国人逆来顺受思想的源泉,当然是古代统治者非常愿意看到和接受的。所以唐朝时期倍受统治者青睐,大力倡导,普及众生。

    二毛呀,为什么不厌其烦给你讲这些道理呢?因为要想学好命理学,必须了解思想哲学,因为命理学就是产生于哲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部分,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范畴。命理学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类似于西方的心理学,并与西方的心理学属于同时代产物,只是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产品也不同而已,但是其本质趋同,都是在寻找人性的弱点与优秀本质。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而命理学的研究方向是探索与研究人的生命体征与心理体征在自然状态下受自然影响的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的一门学问。命理学纵向于探索人们的实际行为的变化规律,对心理趋向性的研究落后于西方心理学,而对人的形为变化规律的研究要高于心理学。

    西方的心理学产生于公元前三世纪,东方的命理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要早于西方心理学产生的年代。心理学与命理学一样,同样归属于哲学的范畴之内,心理学从产生到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问,经历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上世纪七十年代未才真正的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世界上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被世界文化思想界所接受。

    但是,东方的命理学可没有西方的心理学那样的命运,东方的命理学可谓是命运多舛。古代命理学自产生以来,多次受到打压,原因是命理学中自古代遗留下来的不科学的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糟粕没有剔除掉,而且这些迷信的毫无根据的伪科学成份仍然处在持续发酵的过程中,只有彻底的剔除掉这些不科学的迷信的东西,命理学才能如同西方的心理学一样摆脱哲学社会科学的范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二毛呀,先讲到这里,待会我给你讲什么是数术学与命理学,以及数术学与命理学产生的年代与关系。”

    说罢娘俩站起身来继续往山上走去。

    老君山前说阴阳,

    儒道两家循易纲。

    道可道兮非常道,

    礼治德治人治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