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纸张薄厚程度合适,摸起来非常的光滑,虽然还达不到后世那种程度,却也差不了太多了。
苏澈忍不住拿笔泼墨,书写的非常顺滑。
负责工坊的,是苏家的老人,名为苏福,他们祖上六代人都为苏家卖命,是名副其实的家奴。
“福叔,这纸一天能出多少?”苏澈焦急的问道。
“一个窖一天可以产出二百张左右,咱们有二十个窖,最多可以产四千张大纸!”苏福激动的道:“少爷,咱们总算成功了!”
四千张大纸。
饶是苏澈也是激动地不行。
这四千张大纸,裁剪一下,少说也是四万张纸。
一个月下来,就是一百二十万张纸。
如果裁剪成书本大小,那起码五百万张纸。
蔡候纸一年能产这么多吗?
不能!
而这仅仅是一个工坊,二十口窖的成果。
如果工坊扩大十倍,这个产量能够扩大十倍,一个月五千万张纸。
这是什么概念?
大唐现在官方人口统计应该在一千六百万左右,若是加上隐户黑户,苏澈觉得是有两千多万人的。
而大唐学子比例不足二十分之一,甚至还要更低一些。
平摊到所有人头上,大概是六十张纸的分量,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
而工坊是可扩充的,只要材料够,扩大二十倍,三十倍也轻轻松松。
这意味着,从今以后,大唐学子,不缺纸了!
杜荷看着苏澈手里的白纸,眼睛都冒绿光了,“阿澈,这纸,能给我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