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都气笑了,说他用错了方向,这个不怕死的东西还开始教育起他来了!
“好,那本王倒要看看,你有什么拙见!”李泰眼神都能吃人了。
可苏澈却道:“这个办法不能告诉魏王殿下,属于机密!”
李泰差点没气吐血。
苏勖大怒,“苏澈,你好胆,敢戏耍魏王?”
苏澈道:“还真不是戏耍,我是真能解决这个麻烦,只不过,这个解决办法,涉及到很多机密,不能随便说而已。”
在场的人都被苏澈彻底勾起了好奇心。
李承乾一听涉及到机密,急忙道:“阿澈,咱不说,等回了东宫再说!”
李二心里跟猫抓似的,“苏澈,连朕也不能说?”
苏澈笑着道:“陛下自然是能说的,只不过,除了陛下和太子之外,余下的人都不能说。”
“哦,连魏征也不能说?”李二故意问道。
“在事成之前,我岳父也不能说!”苏澈道。
李二更是好奇的不行,“可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你是不是说大话?”
“就是,你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说设立文学馆世小道,却又说不出为什么,不是胡诌是什么。”孔颖达怒声道:“你这是欺君,知道吗?”
“孔先生,苏某胆子小,你可不要随便给苏某扣帽子!”苏澈满脸平静,哪有害怕的样子,他沉吟片刻,说道:“当然,核心是不能说的,但是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倒是没问题。
陛下,教书育人自然是头等大事,朝廷需要人才,地方更需要人才来治理。
可这个人才的摄取面还是太少了,一方面是因为教材不够统一,二来也是因为教育体系的问题。
可这些都不是根本,真正的根本是纸贵!
培养一个学子,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家能够承担的起的。
而能够培养学子的家庭,必然是有家底的,再不济也是一个小地主。
而这样的条件,整个大唐又有多少呢?
十一有吗?
请先生的束脩不算,笔墨纸砚才是大头。
倘若现在,有百姓用得起的纸笔,这些支出,不会让一个家庭紧巴巴的,那么陛下还怕没有人才吗?”
李二眼睛不由眯了起来,他一直想要任由寒门,但是世家把持,即便是他,也不过是撕开了一道小裂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