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正是周晚黎的母亲,陶曼。
她身上穿的定制旗袍,将她的曼妙身材勾勒无遗。任谁也看不出来,眼前的女人已经快六十岁了。
也是因为晚来得女,夫妇俩对周晚黎都异常的疼爱,几乎是到了快溺爱的程度。
周晚黎能养出这么一副散漫高傲的性子,和她的父母脱不了干系。
“是晚黎让你过来兼职的吧?”
“是。”
“也好,你心思细,又会来事,到时候我让管家给你安排到外场去,你帮阿姨控着点场。”
她笑着,语气温和,但云苓却是不敢冒然应下这句话的。
这么大的宴会,怎么轮得到自己一个小姑娘来控场呢?
“谢谢夫人夸奖,但这控场,我看我得求着管家收我做关门弟子,才能学到一点皮毛了。您放心,今天晚上,我一定好好跟着管家,争取先偷学个一两分。”
云苓没有直接应下,反而用幽默的话语夸着跟在陶曼身边的管家。
晚黎和她说过,这管家自小是和陶曼一起长大的,自小就跟着父母伺候陶曼。为了照顾陶曼,一生未婚。
两人看着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情比金坚,甚至有一度陶曼还想让周晚黎认她做干妈,还是管家觉得不妥,始终没有答应。
这种关系下,云苓不恭维陶曼,转而表达对管家的敬佩,反而更能让陶曼满意。毕竟她自小身居高位,什么样的追捧她都见过了。反而身边的管家,是一直被人忽略的那个。
果不其然,不光陶曼脸上的笑容扩大了,就连向来沉默寡言的管家,脸上也露出了一抹和蔼的笑容。
云苓暗自松了口气。
这些大人物讲话,就喜欢拐八百个弯。接触多了,连她自己讲话也变得官里官气起来。
“阿静,你看看,我就说这小姑娘会来事吧?”
“夫人看人的眼光向来是错不了的。晚上你就跟着我吧。”这最后一句,自然是对着云苓说的。
自此,云苓的目的也算是达成了。
从一开始,她就没想待在后厨埋头苦干。现在还能跟在管家身边学习,算是意外之喜了。
于是,云苓脱离了后厨。换了新的工服后,她就跟在了陶曼和管家身后。
周家作为宴会发起人,要安排的事情比云苓想象的还要多。
小到进门时客人要走的红毯的长度,摆桌的布,甜品的装饰,各种酒的排列,大到桌椅的摆放,场地活动的区域的规划,事无巨细,都要一再确认。哪怕是谨小慎微的细节,也需要屡次调整,直至完美。
管家则负责记录陶曼提出的问题,同时要在问题提出的瞬间,想出解决方案并迅速安排下去,最后再进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