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自己一个月也有七八十块,但这么下来一次,难免肉疼不是吗?
“那倒没事儿,学义哥你尽管继续这么做就好。
我定个规矩把,一条中规中矩的消息一块钱,涉及到青帮,红党,日本人,英国法国人之类的两块钱。
消息重要敏感,能提供详实线索,确切地点时间的,可以给三到五块钱。”
李岩眸子微微动了动,算是定下了这个章程。
车夫们拉一趟活,也就一两毛钱的车钱,如果要是真能能够通过贩卖小道消息得到额外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平时黄包车夫们聚在一起靠活的时候,就是喜欢天南海北的说些有的没有,没准儿什么时候,就说到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只不过他们并不那么敏感罢了!
喝完了水,李岩就拿起了那两个本子。
小一些的是账本,他只是随意的翻了翻就又放回了桌子上。
车行里的收入也就那样,黄包车夫们每个月的租子钱也都是有数的,所以他也不会怀疑刘学义有什么贪墨的可能。
放下账本,他紧接着就拿起了记录着刘学义所说的“消息”的大笔记本。
这是一本牛皮外包装的本子,看起来应该不便宜,在书局里至少要三到五毛钱才能买到一本。
打开本子一看,李岩不禁愣了片刻,这上面的消息也是琳琅满目……
什么哪个青帮大佬的六姨太其实是自己儿子的相好,哪个青楼里的头牌其实根本不是清倌人,早就已经梳头接客了……
他的嘴角不由抽搐了一下,指着这两条消息对刘学义道:
“东家需要的不是这种趴人家墙根听墙角的东西,像这样的消息倒也不是没有,但是以后给一毛钱就够了。”
“是,我知道了。”
刘学义郑重地点了点头,把李岩说的话都仔细的记在了心里。
接着,李岩又向下浏览,这里面的消息倒不是都用不上,只不过……只不过,对于目前的他来说没有大用,也就能起到一个“刷朋友圈”的作用。
忽的,他看到了一条消息赫然出现在笔记本的角落里——“英国领事馆的武官布莱克,两次坐车前往公共租界的西直街北。”
“等等,这个……我记得因为五年前的128事件,西直街北已经被日本人轰炸成一片废墟,现在那边是一处荒地吧?”
“没错。”
刘学义也跟着附和了一声,然后仔细回忆着说道:
“那里靠近闸北区,五年前的时候,还是工厂区。
自从被日本飞机轰炸之后,就没有重建,现在应该还是一片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