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中刚回到了警察局,就直接提起了话筒,拨出一个内线电话:
“李队长吗,我是宋应中。
今天公共租界的探子给我汇报了一个消息,你带二十个人,咱们去中兴路摸摸点子。”
只撂下这一句话,宋应中就挂断了电话。
没多久,第一行动大队的陈队长就集合好了人手,他本人也穿着骚包的风衣,带着礼帽,墨镜皮手套来到了宋应中的办公室里。
这一套行头看起来就十分另类,其实大部分的特务都不太喜欢。
但没办法,这是党务调查处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的习惯。
李处长和百里副处长为什么即使投靠了日本人,也依然没有穿警服的习惯,就是因为他们想要给底下人做个榜样,也想看看底下的人还有多少是跟自己同心同德的。
“科长,你这是遇到大鱼了?”
第一行动队的陈队长也是从党务调查处上海区“反正”而来,所以平时和宋应中的关系还算是亲近。
听说摸到了点子,就赶紧打电话集合队伍,风风火火的在楼梯里披上大衣,快步赶了过来。
“也不一定是大鱼,可能就是只小鱼小虾。”
宋应中也从门口的衣服挂钩上取下了自己的风衣,围巾,礼帽等一系列装备,这才在胸前的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一只硕大的黑色墨镜,盖在了眼睛上。
和一脸急切的陈队长一起出了办公室,他这才不慌不忙道:
“我在公共租界一个探子发来了消息,说是有一个傻帽在黑市上扫货,还是奎宁这样的管制物资。
看他这稚嫩的手腕,估计也不能是什么大鱼。”
密探这个东西,只要是做特务的,基本人人都有。
就连不少行动队里的队员,都能养上几个密探。
反正花费也不多,少一点一个月一两块,就算多了……也就十块八块的。
尽管宋应中这么说,但陈队长的热情依然没有一丝半点的减弱:
“科长,这家伙确实不太可能是大鱼。
但万一他背后有大鱼,或者他认识大鱼呢,我们干了这么多年,也不是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嗯,那倒也是。”
宋应中扶了扶自己的金丝边眼镜,慢慢的点了点头。
“这一次就看你的了,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