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慎回道:「不必了,阿父在致仕之时,就已经给我留了人手,而且你能走的路未必就适合我,还是你自己留着吧。」
李皓轻笑一声,说道:「也行,那我便在此祝你一帆风顺。」
等回到院中,李皓便找了曲冷君,把事情和她一说,当即曲冷君便主动应承下来。
其实在袁慎官职下来之后,她其实心中便有所猜测,毕竟她从来都是个眼明心亮之人,只是基于
对李皓的信任,所以便没有来张口相问。
因此,曲冷君和袁慎夫妇便接连出发,前往了东郡。
而把他们给送走,李皓也就把注意力全部放回了大司农的本职上,想着怎么提升一下成绩。
并且这也是李皓干习惯得事情,因为大司农得职责与大宋三司有很大得重合点,主管得都是国家经济税赋。
但可惜的是,文帝自即位之后,对大司农的职权进行了相当大的削减,到李皓上任这会。
原先得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及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共六十五长、丞。
已经只剩下太仓、平准、导官三令、丞,盐铁职权被下放到了州郡之中,其余职权则或被削减,或被归入其他衙门。
而就是这三个衙门,导官令还没啥实权,只负责掌春御米,也就是帮着皇室挑选供给所用粮米。
也就是说李皓真正能用得上就是太仓这个主管天下粮仓、掌收受郡国漕粮得衙门,还有平准令这个掌管调剂物资和平衡物价得衙门。
没办法,这刚刚上任想从其他衙门去挣取职权,还是有些困难的,因此李皓更多得便是要着手先利用这两个衙门打开局面,然后才为自己挣取权益。
反正平准均输这套李皓也擅长,不就是操纵国家政策来为朝廷合理的生财嘛,这事熟悉的很。
一时间大司农府也开始变得匆忙起来,忙的让王姈都找李皓抱怨,说李皓整天不着家。
直到曲冷君回来,李皓才特意在府中待着,询问起了曲家的情况。
曲冷君介绍道:「此次回到家中,我才知道曲家子弟竟有如此之多,盘踞在东郡各县,声势无二,我父兄终究还是有些激进了。
不过此次我父兄已经答应,会配合善见令一部分曲家子弟离开,不致让人过于猜忌。」
随后顿了一下,又帮着说了好话,想消除下隔阂:「此事确实是曲家有错,但袁、梁如今声势正盛,我父兄自然不愿意一直落于身后,一时心急才这样的。
回来之前,他们特意嘱咐我送来一封致歉信,你看看吧。」
说完便递上了一封信件,李皓扫了并未接过,只是说道:「不必如此的,我能理解,而且不管如何也不该让岳丈和内兄向我致歉。
这信就你自己收着吧,等会我写封回信,你派人送到东郡给岳丈和内兄。」
随后便当着曲冷君的面写下回信,然后封好交给曲冷君,并让她先回去好好歇着,毕竟这也是一路舟车劳顿。
但离开之后,李皓还是把袁沃找来,让他派人去东郡一趟,再了解下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