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确认具体情况之前,刘副书记还是很客气的,让张老师带着他在学校转一转。
然后这一看,就让刘副书记还是心痛,女高这里的条件要远比他想象的差。
除了能吃饱饭这唯一一点正常条件外,课桌、宿舍床全都是旧货,一动就吱吱呀呀的响个不停。
另外还没有厕所、没有食堂,连老师数量也低于正常标准。
在巡视完所有情况,刘副书记又向张老师询问起了,为什么学校会办成这样,政府拨下来的款项都用到哪里去了。
张老师本就有记账的好习惯,每一笔开支都明明白白的记得十分清楚,在这方面她是相当有自信的。
而且她也知道,这现在就是要钱的最后一哆嗦,只要能让刘副书记知道,学校的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实处,在后面的拨款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因此赶忙就把账簿给拿了,方便刘副书记查验清楚。
其实在有了李皓的几次捐款之后,女高的账户里面倒也不是一点钱都没有。
可是女高的问题,不仅是现有学生的生存问题,还有未来的发展。
毕竟女高不可能一直都只是这100个孩子,等到这一届升到高二,总是要招生的吧。
到时原本就紧张的资源,就会变得更为紧张,而且南中也未必愿意再来承担这个负担。
在刘副书记翻看账簿的时候,县里面终于是反应了过来,马永强跟周善群这两个正对口的干部,就成了马前卒来打探消息。
不过也亏得马永强来,副县长就是副县长,这份面对钱的沉稳就是周善群跟张老师比不了的。
要不是他沉得住气,一直按住周善群跟张老师,这个拨款的金额也不会能有七百万。
张老师在听到两百万的时候,就已经坐不住了,周善群则是在五百万的当口,忍不住的。
决定既然已经下了,刘副书记便打算要返回省里,去安排拨款的事。
顺带把张老师的账簿也给带走了,政府拨款嘛,该核查的还是要核查的,严谨是必须要严谨的。
但也就是这一个核查,倒是让李皓的名字,被刘副书记给记住了。
毕竟李皓这名字在账簿里面出现的字数着实有些多,而且钱的数量还各不相同、每月一次,挺有记忆点的。
拨款到账的那一天,张老师第一时间就打了电话跟李皓和王双报喜。
七百万,学校外面的路、食堂跟厕所全都可以修了,而且足够女高支撑完到第二年的,也就不用李皓再分心女高的事。
现在的李皓可是正忙着呢,让姜大宝找的企业也已经找到了,李皓正带着他在考察呢。
入围家电下乡的企业,也是有要求的,不仅有专门的产品标准,用来适应农村条件,还对企业规模、配送能力、销售服务网点有一定要求。
企业规模好说,一家不行就买两家并购,纸面数据达到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