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瀚点头同意,继续说道:“而且李晟,李晟追查到当时蓟罕关大败的消息传入宫中五日后,有人曾带顾孺大翰士和一人进过清心殿”
“顾孺大翰士?”
谢长瀚解释道:“崇文院乃是贮藏东陵典籍文书的地方,是个清水衙门。顾孺大翰士负责司掌崇文院,虽说是个京官,但比外放的地方官还不起眼。”
醉芙皱起眉头,“舅舅这么说的话,这顾孺大翰士是个近不得权力中心的人,怎么偏偏在先帝重病期间却进了清心殿?”
醉芙又问了一句:“那个顾孺大翰士现在身在何处?”
谢长瀚叹了一口气,“陛下登基后,顾大翰士因监管不力导致崇文院走水,过半珍藏的典籍毁于大火中,陛下大怒,将其下罪入狱,顾大翰士因牵连家人,心怀愧疚,自缢于狱中,其家属惨遭流放,纷纷死于途中。”
醉芙拨弄一下面前棋盘的棋子,沉吟道:“关键就在这顾孺身上,可偏偏线索断在他这里”
“可查到和顾孺一起进清心殿的人吗?”
谢长瀚摇了摇头。
屋内两人陷入沉默,一盏茶的时间过后,醉芙抬起头来,看着谢长瀚,心事重重。
事情到这一步,且不管沈翡和舅舅的这层关系,继续追查下去的后果只会是谢家与东陵皇对上,那么
醉芙语气严肃,问出了那个问题,“等真相大白之时,舅舅打算将谢家置于什么位置?”
谢长瀚一时间怔住了。
谢家乃是东陵清流之首,天下众多文人追随,舅舅又手握兵权,若是到了谢家与东陵皇撕破脸皮之时,谢家要选择忠于谁?
窗外,鹅毛大雪萧萧而下。
等寒风刮得呼啸之时,谢长瀚才开声说道:“谢家追随明君”
醉芙嘴角勾起一抹笑,东陵皇不是明君,舅舅言下之意是那皇位要换人坐了。
屋内响起一句掷地有声、令人惶恐的话。
“那么谢家就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势力。”
文人之口在和平盛世才是一道利剑,一旦局势混乱,谁的拳头大谁才有理。
如今谢长瀚虽掌权锐虎军,但锐虎这把利剑为万民不为谢氏,谢家必须要有一股蛰伏在暗地的势力,到必要时,这股势力会将谢家的敌人连根拔起,送入地狱。
亥时,月光细碎,泼洒空庭。
醉芙孤身一人回到霁月院。
舅舅刚刚提醒自己,东陵皇已经对自己起了疑心,要多加提防。
奇怪,这婚约已解,为什么东陵皇还这么留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