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字画小说馆>修真>大唐里正 > 212、永春门下盼永春,恭礼门前说公理
    “这叫顺势而为!”

    赵金玉点点头,望着那堆紫袍的人凑在一块。

    那人群中忽然伸出一只手来,有人高声喊道:“金玉!”

    “谁呢?”赵正隐约听那声音苍劲,似是个中年人。

    赵金玉摇摇头,笑道:“我丈人,大约是要我过去,商量怎么对付你了!”

    “那我得听听!”赵正心说这热闹不凑白不凑啊,却听赵金玉拒绝,“这事你去了就不好看了,元良你就在此处等着,一会定有人来找你!”

    他看了看四周,“只是还未到,你稍等片刻,我先去问个安。”

    赵正不知他说的是谁,既然不让去旁听,那便不去就是。

    虽然此时已开春多日,但长安的寒气仍未消散。从华山之巅的雪峰之上吹拂下来,大早晨地也能冻得要人老命。

    赵正被吹得有些遭不住,想去烤火,又觉得跟一群不认识的朝官一道烤火略显尴尬,心说还是上车等着吧。谁知刚靠近马车,便听到不远处有人喊了一声。

    “太子殿下到了!”

    赵正总在别人的嘴里听到太子的事情,说他年纪轻轻就跟着安郡王在河陇杀得七进七出。带着左武卫强攻石堡城,血战七日七夜,身负十数处重伤,最终将大唐的战旗插在了石堡城的墙头。圣人因他此举大为赞赏,改石堡城为“振武军”,意为振奋军威,当仁不让。更与登基第一年便就立了他为太子。

    还有的说,太子殿下纵然武功斐然,但其实是个心胸狭隘、想法偏激之人。尤其看不惯凉王殿下,还未成为太子前便就放言这大唐江山,日后有秦无凉,有凉无秦。也不知这对亲兄弟到底经历了什么,总之让人觉得不共戴天。

    他要对付凉王,凉王又何尝不是招招算计要防着他。

    大概是在战场上太过奋勇,导致精神分裂。

    这不是调侃,这是赵正的感同身受。都是带兵打仗的人,赵正在战场上多为打巧,而太子殿下带兵打的都是硬仗。石堡城这种血肉磨坊般的战场,十分容易让人走火入魔,打到最后,内心深处往往就只有八个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这种仗打多了,人就容易偏激,变得更加残暴。

    此等场景换做赵正上,怕也好不到哪去。那尸体堆成山的战场,对于统兵者来说,每日都是撕心裂肺的煎熬。凉王殿下也经历过,那时收复石堡城后回到凉州时,肉眼可见,他眉眼间的戾气明显也重了许多。没有变成太子这般模样,怕也只是因为个人性格不同使然。

    简单来说,太子殿下是打仗打魔怔了,看谁都是敌人。

    赵正对他的印象其实远没有对林仲的印象来的那般极端。来长安的路上,凉王问起过赵正,还记得那个在大通河边刺杀自己的女刺客吗?

    彼时不是赵硕提起,赵正基本都快已经忘了这件事。那是他第二次面临真正的死亡威胁,便是连曲贡射了他两箭,都远不及被人当成一个烂西瓜,差点噼成几截。

    凉王殿下说,那女刺客死了。

    被人毒死在了凉州府监仓内。但是毒死她的人抓着了,来自长安。

    这事基本板上钉钉,与林仲脱不了关系。只不过到底牵涉其中有多深,目前还无从得知。梁珅的暗线说,这事是苏毗茹干的,还是结赞这老匹夫亲自部署的,言之凿凿,确信无疑。而凉王说,这事与林仲有莫大联系,便是女刺客的一些供词,加上杀人灭口下毒之人的来源,铁证如山,他林仲想赖都赖不掉。

    赵硕原本想借此发难,谁曾想,走到半路来了消息,林仲辞相,他回家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