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字画小说馆>都市>五福临门 > 第17章 梅枝
    康宁正好从楼梯上下来,正要叫母亲姐姐,察觉到气氛不对,便在楼梯背人处止了步,静静听着。

    廖妈妈说:“我家娘子还说了个诀窍儿,供您参详着,活鱼要换了金鱼,鱼筷换了银筷,既好看体面,又不会在半道上耽搁了,误了两家的好事,不知您意下如何?”

    郦娘子步步退让:“是!柴大娘子说的极是,我们一一照办就是!”

    廖妈妈作欢喜状:“怪道我家主母说,郦娘子是天底下最最通情达理的,只要明说了,绝不似那些个没眼色的人家,也不管两家的门第攀得起攀不起,女孩儿家配得上配不上,只一味地拣那高枝儿去,到了议婚的时节,这家子没有不闹笑话的。郦娘子就不同了,但有所请,千肯万肯,断没有多心多话的理儿!”

    寿华不忍心再看满脸赔笑的母亲,压下心底愤懑委屈,看向那翻了白眼的几条鱼。

    康宁听见了这一席话,脸上的笑意全都消失不见了。

    深夜,郦娘子一个人坐在后门外头石阶上,拾了一件丈夫的旧衣,狠狠地拿着鞋底去拍,口中诅咒道:“你个夭寿短命的,要不是你去得早,中道丢下我们孤儿寡妇,何至于今日要受这鸟气!我打你,叫你日日悬心,我……我咒你,叫你夜夜难眠!长安,长安啊,三娘是个多懂事的孩子,你的族人逼我们让屋让田,她那么小的人,敢提刀上去保护亲娘。旁人的女儿娇养在深闺,我们的女儿从小担惊受怕,挨苦受难,这全都要怪你呀!你真的在天有灵,保佑她婚事顺遂,不要再生波折了……”

    郦娘子说着,抱着丈夫的旧衣哭泣起来。

    一门之隔,康宁不知何时已是泪流满面,她拭去了眼泪,如同来时一样,悄悄地离去。

    第二天,郦家重新备妥了回礼的酒罐,还特意把一双银筷子与彩帛扎成的两颗生葱一道挂在酒罐外头,送去潘楼。

    郦娘子小心翼翼道:“柴娘子,好亲家,这可都是按你的吩咐办的,又有什么不妥,你尽说与我,我改了便是!”

    柴娘子冷淡道:“这回倒是没有不妥的。”

    郦娘子松口气,柴娘子却又道:“只是人却不对了!”

    郦娘子疑惑:“人?什么人?哪里不对?”

    柴娘子只是笑而不语,令郦家众人越发疑惑。

    郦娘子深吸一口气,亲自倒了一盏茶,送到柴娘子面前去,陪着笑脸:“好亲家,你我往日是有些嫌隙,全怨我有眼无珠,是我糊涂啊!一味无理取闹,开罪了善和的人,亏得您迁就!我今儿诚心给你赔罪,还望你看在这桩婚事份上,喝了这盏和解酒,晦气的事儿一把抹了,欢欢喜喜地办婚事,好么?”

    福慧殷切望着柴娘子,盼她能喝下和解的酒。寿华却端坐一旁,一言不发。

    柴娘子笑笑:“多心了,我又岂是这等器量狭小,不顾大局的人。只不过么——”

    “不过什么?”

    柴娘子面露难色。

    福慧忍不住,柔声对范娘子道:“阿婆,此间都是自家人,儿媳就僭越多言了。我看表姨似有顾虑,却又不肯明言,好歹劝一劝她,两家都要结亲了,真有为难之处,直说了便是!”

    范娘子道:“你还是小孩子家,懂得什么世间道理,你表姨不提,那是她心肠太软,见不得旁人受苦!你们再三地问了,好,我索性做了这个恶人,代她言说!郦家回的礼是不差,可备礼的人却大大的不妥!须知人家结亲备礼,都要选了父母双全、夫妇和睦、多子多孙的吉利妇人,那等少时丧父、青年失俪、膝下又无嗣的可怜人,民间唤作三不全的,还是回避为好!”

    寿华脸色刹那间变得雪白,放在膝上的手指猛然蜷缩了起来,终究没有辩驳,生生忍耐着。

    福慧不可置信:“阿婆,怎能说出这番话来!我大姐姐她……”

    寿华轻斥:“二娘,长辈面前,不要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