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气节这个东西还是存在的。

    远没有到后世那种经典的水太凉头皮痒的地步。

    这是出自钱谦益这个著名的东林党领袖身上的典故,当时大明覆灭的时候,他是有想过跳水自杀以示忠诚的。

    但是试了一下水温,觉得太凉了所以放弃了。

    之后投靠通古斯野猪皮,主动将自己的头发给剃了,留起了野猪皮的发型,因此还导致了后来留发不留头的大规模迫害事件。

    而他自己也应该剃了头,总觉得头皮很痒。

    所以就有了水太凉头皮痒的典故。

    那个时候,有气节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

    能活下来的基本都是卑躬屈膝的谄媚之徒,嘴上铁骨铮铮,实则比豆腐还软!

    但现在还是东汉末年,大多数的人都还是气节的。

    舍生取义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

    孔子的教导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被完全的扭曲,相当一部分还是有所保留的。

    再加上公羊学说的流行,在汉末复仇甚至可以说是主旋律的一部分。

    父母之仇,不死不休。

    兄弟之仇,见之则杀。

    朋友之仇,尽力而杀。

    这三者的重要程度有些不同,但核心都是报仇。

    并且这种报仇,是受到一定认可的,如果证据充分你就算是当街杀了仇人,官府大概率是不会追究你的责任。

    王骁此刻不论袁术的所作所为,仅仅只是看他最后死时的气节,还是让人认可的。

    没有破口大骂,没有怨天尤人。

    只是想要一场体面的死,并且希望王骁能够帮他照拂一下自己的那些部下。

    也算是无愧于主仆一场的情分。

    “公路这一死,以后这天下与我相熟之人就又少了一个啊!”

    曹操看着袁术的尸体,也是一阵的感慨。

    袁术死了,当年与自己一起在洛阳胡作非为,一起长大的混小子便又少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