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厨房里端出一大盆:“来来,我刚煮好的泥鳅粉干。”
小叶探头一看,只见这一盆满满当当,装的也是汤面。
但这汤与众不同,是淡淡的粉色。
汤面之中还夹杂着大把的绿叶,和数条完整的泥鳅鱼。
唐爹去厨房熟门熟路的又掏出两个碗,招呼儿子。
“叫你小子赶上了,赶紧的,你姑父今早上才刚养好的泥鳅!”
泥鳅长在池塘烂泥里,西伯利亚冻的梆硬的冻土里反正没有。
小叶看的稀奇,问唐磊。
“唐哥,这是自家养的?鱼?小水蛇?”
唐磊摇头:“不啊,这都是塘里抓的,姑父说的养应该是做前养了两天吐泥沙。”
泥鳅粉干,顾名思义,就是这两种食材炖一锅里。
但这里的泥鳅和一般烧鱼不一样,不开膛宰杀。
而是趁着鲜活,加上生姜辣椒和青红糟直接丢进高压锅!
再在一锅泥鳅乱蹦的时候倒上骨汤开始煮,煮到泥鳅烂熟,但还能保持外形不变,就是煮好了。
泥鳅的肉质本来就嫩,又没鳞片,掏肚子折腾一遍再烧肉就散了。
但这玩意天生在泥里滚,肚子也不干净全是味儿。
所以吃的时候都是提前用净水养着饿两天。
下锅前,还要再用茶籽油泡着泥鳅喂两个小时。
这样养出的泥鳅又鲜又香没土气,肉还滑嫩无比。
经验老道的,煮的时候还会再加上一把石菖蒲。
这种草叶子河边到处都是,也叫泥鳅草,和泥鳅简直绝配。
煮出来的肉汤鲜而不腻,后味还有隐隐的清香。
加上五花肉煸出的荤香,闽地特有的青红酒糟,以及尤溪特有的粉干煮一锅。
那是肉嫩汤鲜,粉韧丝滑,酒香浓郁。
怎一个风味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