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扒一边来点盐糖调味,看着豆芽软下去,变成了半透明,就赶紧盛出来放到第一边。
锅底简单擦了擦,这次煮上了一锅盐水。
盐可以让鸭血更嫩滑,烧开简单的焯一下,就可以把血捞起来了。
后面的黄喉毛肚也被如法炮制。
说实话,这做法真的很像精细版的火锅。
常吃火锅的往往心里有个数,什么10秒就能捞,什么要等浮起来。
换成毛血旺,也就是由厨子代理了这一步。
这几样配菜全部烫完放到一边,就到了炒底料的时候。
别看牛油火锅料本身就凝固着一层红油。
配毛血旺,还得额外再加一勺菜油。
要按正宗做法,整锅内的油和水应该是菜量的四倍。
而单一个油,就不能少于一半!
曾经阿历也完全不能理解这做法,感觉这不浪费么。
后来唐磊就带他做了一道“过桥米线”,阿历就明白了。
过桥过桥,米线烫个半熟,配菜肉片切的极薄。
上桥前将滚烫的汤汁倒入碗中,再用一勺鹅油封碗。
等下了桥再看。
碗里有油皮保着温度,底下的面和肉菜被余热烫着,正是熟而不老,热气不显而汤汁仍烫。
这毛血旺也是一样。
烫下去的本就是鲜嫩食材,稍稍一煮,泼上红油辣汤,满满的一大盆。
下面被慢热焖入味,上面的油香煮透骨。
让人从头吃到尾,都是热乎的。
而且因为食材都提前烫了半熟,没有半点腥味血沫。
毛血旺上的这层红油,真正是不浑不浊,只有香辣没有腻。
从油底下夹菜出来,正好裹上一层,更添麻辣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