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字画小说馆>网游>幽默化三国演义 > 第232章 刘毅论上中正九品
    帝始回心,独以骏议留中七日,乃诏旉等七人免死除名,命齐王攸备物典策,设轩悬之乐,六佾之舞,黄钺朝车,乘舆之副从焉。

    却说齐王攸既被荀勖、冯紞之谗,不得预政,在外愤怨发病,使人奏武帝,乞往守太后之陵寝。

    武帝不许。齐王病剧,武帝遣御医诊视。

    御医将行,勖等阴嘱曰:“汝去视齐王疾,不可下药,只便回来。主上问你时,只说无疾。”

    御医应诺,及去诊视脉息,病将危笃,不肯下药。诊罢复旨,皆言无疾,帝亦不深问。

    当河南尹尚雄谏曰:“陛下子弟虽多,但有德望者少。齐王卧居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也。依臣之愚见,可诏还京。”

    武帝不纳,尚雄愤恚而卒。齐王攸疾转笃,帝犹遣人催其上道,至是呕血而薨。

    其子司马冏发丧而归,武帝与百官亲临吊丧。

    司马冏号踊陈诉御医诳言父疾无恙,不肯下药,致误身死。

    武帝大怒,即命武士收御医,诛于市曹,以其首级祭之。

    初,武帝爱齐王攸甚笃,为苟勖、冯琇所构,欲为身后之虑,故出之。

    及其薨,帝哀痛不已。

    冯紞侍侧曰:“齐王名过其实,天下归之。今自薨,是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哀之过?”

    帝收泪而止。

    按齐王攸举动以礼,鲜有过失,武帝敬惮之,每引同处,必择言而后发,因此朝野重之。

    乙巳太康六年初,陈群向晋武帝上奏,说吏部没办法好好考察天下的士人,所以让各个郡国设置中正官,州里设置大中正,都挑选本地的人,

    而且是在朝廷当过官、品德高尚且才能出众的人来担任,让他们评定等级,分成九品。

    要是有人言行出色就提升他的品级,要是道义有缺失就降低他的品级。

    吏部就根据这个来选拔补充百官。

    这制度实行的时间长了,有些中正官并不称职,弊端越来越多。

    太尉刘毅上朝的时候上疏说:

    “陛下您设立中正官,确定九品之制,评定高低都随他们的心意,让人荣辱都在他们一念之间,他们简直是掌握了君主的威权福泽,抢夺了朝廷的势力。

    他们对公没有考察审核的依据,对私没有被人告发奸情的顾虑,心里头各种想法,到处钻营谋求,廉洁谦让的风气没了,争吵打官司的习俗形成了,

    我都替朝廷感到羞耻。设立中正官,对朝政有八大损害:品级高低全看家族强弱,是非对错随着家族兴衰。

    同一个人,十天半个月就可能被评成不同的样子,上品里没有寒门子弟,下品里没有权势家族的人,这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