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距离安德门,不过十余里。
仪仗行进速度极快,不到半个时辰,便来到安德门外。
随后,群臣列队。
礼部尚书李原名来到大辂近前。
按照礼制,这个时候,他便该宣读圣旨了。
李原名的神情有些奇怪。
按理来说,老朱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肯定要跟礼部通个气。
可是,李原名之前询问老朱,老朱却只是丢给他一句,一切都按照大祭的标准来操办。
这就让李原名有些抓瞎了。
礼制这玩意儿,绝对不是说改就改的。
国之大事,在祭与戎!
这是诸夏之地,自有国家这个观念开始,就流传下来的习俗。
礼部看似没有什么实权,但凭啥能够贵为六部之首?
说到底,就应在这句话上。
李原名自洪武二十年开始当礼部尚书,到现在也不知道亲自操办过多少礼事。
但如此奇怪的场景,还是第一次。
原本,他还以为今日早朝,老朱一定会宣布突然搞事的理由。
然而,老朱始终闭口不言。
所以,到现在为止,所有人都只知道,老朱如此大张旗鼓,是为了迎接功臣。
但功臣是谁,做了什么事情,这些人一概不知。
这段时日,金陵城的勋贵们,几乎都要疯了。
所有人都疯狂地搜集信息,询问哪一家有谁被老朱派出去做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应天府城外官道上,天天都能看到跑死马的信使。
毕竟,能够让老朱如此大礼相待的功劳,不用想,封公那是起码的。
可是盘算来盘算去,始终无人弄清楚立下大功的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