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个黄子澄!
咱乖孙想方设法,为咱排忧解难,你却背刺一刀,你还是个人吗?
老朱的脸色极为阴沉,恨不得现在就把黄子澄给噶了。
朱寿哭笑不得。
“爷爷,说起来,名义上是花了三万两银子,但实际上我一文钱都没给他。”
闻言,老朱疑惑不解,问道:“哦?具体说说。”
紧接着,朱寿将徐增寿卖诗的事情,说给老朱听。
老朱听完之后,凝神不语,随后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
徐增寿他当然知道,是那么多小辈之中,老朱比较喜爱的一个。
要不然,他也不会让徐增寿入宫做自己的带刀侍卫。
他没有想到,这俩小子,不知不觉居然搞出来这些事情。
但老朱回头一想,又觉得莫名的爽快。
老朱出身草根,有一说一,虽然他也清楚只有科举取士,才能治理好国家。
但他看重的是读书人的能力,而非他们所谓的什么诗词歌赋。
所谓的文才,在老朱眼中一文不值。
本来老朱就挺厌烦那些朝臣动不动引经据典,现在自家大孙却和徐增寿一道摆了那群人一道。
呸!
一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几日之后,朝廷再次发放告示。
告示上指明,凡是徽州来的流民,都可以去梅山做工赚取收入。
同时,还呼吁金陵城中的富户,为安置流民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