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确认了几遍之后,朱寿将地契收到了怀中。

    这个时候,他才有空暇抬起头来看向徐增寿。

    “怎的突然想到卖诗了?可是最近手头有点紧?”

    朱寿有些关心地问道。

    徐增寿愣了愣,随后心中不由得有些感动。

    还是咱兄弟好啊!

    自己的日子都过成那样了,居然还惦记着咱。

    想到这里,徐增寿假装不满道:“你还好意思问咱!之前,咱听说你弄什么大食堂,到处请人吃饭。几万人人吃马嚼,一日三顿干饭,你也真是舍得!”

    听到徐增寿这话,朱寿忍不住眨了眨眼睛。

    他有点没太弄明白,徐增寿为啥突然要提起这件事情。

    要知道,雪灾已经过去了半年多了。

    这时,便看到徐增寿一脸语重心长道:“兄弟,不是我说你。再家大业大,花钱也要省着点花啊。”

    “咱知道你心善,看不得百姓受苦。可是你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听说你最近在长干里卖猪,咱还专程打听了一下,着实赚不了几两银子。”

    徐增寿一脸戚戚然。

    这半年,金陵城中最大的谈资,莫过于长干里的天价猪肉了。

    那猪肉的价格,一月一涨。

    从最开始的二十两,涨到如今的五十多两银子。

    但价格再高,也不过是十天才卖一头。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这样的价格已经是高不可攀的天价了。

    可是对于徐增寿这样的勋贵子弟而言,就这么点钱,还不够自己逛一次窑子的。

    想咱兄弟,之前多么豪阔的人?

    去趟教坊司,但凡没花费个上万两银子,都像是没去一样。

    现在,一个月才入账百十两银子,这够干啥的?

    最主要的是,徐增寿已经打探清楚了。

    这半年来,朱寿一直都在长干里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