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谁还真的愿意做匠人呢?
当匠人,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家老小陪着自己饿肚子。
更惨的是这种人几乎找不到什么好亲事,这样人多半只能跟匠人联姻。
子子孙孙只能干这样的营生,没有什么出息!
在诸夏之地的古代历史之中,商人当得好,入朝为官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的例子,同样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
但是,当匠人当大官的,仔细想想……几乎没有!
当匠人,走仕途肯定是没有门路的,就连赚钱也远远比不上商人。
这样的人,能有什么出路呢?
也许有人会说,他们有精湛的技艺,可以搞发明创造。
不得不说……有这种想法的人,都是被那些后世混得风生水起的民间发明家给带跑偏了!
古代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
说白了,在古代,没有人重视发明创造,认为那是奇技淫巧。
就拿唐朝来举个例子。
唐朝已经算是富裕的王朝了吧?
其强盛之势,在诸夏古代,也是能够排得上号的。
但是唐朝的官方,对匠人发明,奖励是多少呢?
官府明文规定,不论任何发明,哪怕是能够给社会带来重大技术变革的发明创造,官方奖励的钱财也不会超过5000钱!
以当时的物价标准,折算下来还不到大明的三两白银。
说难听点的,这点钱够干什么?
匠人们平时的劳作十分沉重,本来就没有几个人有心思搞这些发明创造。
又没有重大的激励手段,自然整个行业就变得死气沉沉。
谁还有什么心思去搞这些?
埋头干活填饱一家老小的肚子才是正经!
就拿朱寿的养猪场来说,他把半自动的投喂装置的想法,跟匠人们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