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其他人,哪怕是朱棣这个燕王,去了铁定也是要被羞辱的。
可是,朱棣不去又不行。
昨天晚上,他思前想后,考虑了很久。
但一直都没太想清楚,自己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见蓝玉。
朱标昨天说要敲打蓝玉,可他是太子,和蓝玉的关系牢不可分,他自然可以那样说。
可朱棣毕竟不是朱标,他身为一个迎接凯旋大军的使者,不可能真的跑到军中去敲打蓝玉。
但是,让朱棣真心实意地迎接,他也做不到。
别说好言好语了,哪怕是让朱棣公事公办,他都不愿意。
之前便和蓝玉有嫌隙,上次在北方被蓝玉背刺,差点死掉的经历,至今都让朱棣耿耿于怀。
说到底,朱棣主要是不太明白,老朱特意让他去做这件事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如果老朱真的就是让他去唱白脸,那自然一切好说。
但如果老朱选他去,就是因为后面给蓝玉的惩罚已经够多,所以想让他这个藩王亲迎,给足蓝玉面子,不至于到时候让蓝玉太过逆反。
那这差事,对于朱棣而言,真就是一个苦差事了。
但是这种事情朱棣又不能直接问朱标。
想想也够凄凉!
本以为应天府怎么也算自己的家,但真的有了点事儿,抛开大哥,偌大的应天府,居然连个能够一起商量的人都没有。
朱棣没有办法,只能来找朱寿。
这两天,老朱和朱标对朱寿赞不绝口,都被朱棣看在眼中。
重要的是,通过和朱寿的亲自接触,朱棣也觉得自己的这个侄儿太过逆天。
除了时常说一些不靠谱的混账话之外,他对朝堂政局的看法,多有独到之处。
所以,朱棣打算跟朱寿打听一下,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吗!
“好侄儿,总是听你说起永昌候如何。你四叔我因为生意的关系,经常与永昌候来往,你跟我说说,你对此人究竟是何观感?”
朱棣扯出一张笑脸,没话找话道。
朱寿有些鄙夷地看了朱棣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