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也就四五十石吧。”

    朱寿回答得更漫不经心。

    他来自物资充实的后世,对粮食的各种数据,并不敏感。

    在他的印象中,土豆貌似产量很高,但具体到底有多高,他也摸不准,只能给出一个自认为中肯的数字。

    “咳咳咳!”

    老朱和朱标一下子就被呛到了。

    “多少?”

    朱标一脸急切道。

    朱寿有些懵逼,道:“四五十石啊,我估摸着这还是比较保守了,这很多吗?”

    很多……吗?

    此时,老朱两支眼珠子通红,看向朱寿的目光,不复以往的慈爱,极为凶狠。

    朱标更是不堪,早已经激动得浑身颤抖起来。

    天啊!

    亩产四五十石的新粮!

    这天底下,大概没有什么人比老朱和朱标更加清楚大明的粮食产量了。

    就这么说吧。

    在北方,一个农夫需要耕种三五十亩田地。

    但一年操劳到头,夏麦秋粟合起来平均亩产不过两石。

    南方因为气候比较适宜,哪怕全部种稻,亩产最多也不过四石。

    亩产四五十石的粮食是什么概念?

    如果把地里种的东西都换成土豆,能够将大明的粮食产量,直接提升十倍不止!

    千百年来,粮食问题,一直就是困扰着诸夏皇朝的一个最大问题。

    无数英明君主殚精竭虑,所为的不过是能让自己治下的臣民吃饱穿暖。

    可是,老朱还没有听说过不会饿死人的朝代!

    就说老朱自己,当初之所以造反,不就是为了吃一口饱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