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陆礼的解说,苏闲顿时投去赞赏的眼神。
在目前苏闲接触过的官员之中,陆礼算是官气最弱的一个。
虽然贵为兵部尚书,但他却更像一个疯狂工科男,狂热科学家。
其实这么看下来,工部的职位才更适合他。
不过这种研究的精神也正和苏闲的口味。
“这些藤是哪里来的?”
苏闲问道。
“从并州采集而来,并州和青州相比,雨水更加充沛,山林之中这种黄藤更多。”
“哦?你的意思是说,这种黄藤青州也有?”
苏闲赶紧追问。
“对,但是青州气候更干一些,这种黄藤的数量更少,也生得更加纤弱。”
“我担心太过于纤弱可能不够好用,所以让人专门去并州采集的。”
到底是古人,只会从表面判断。
实际上哪怕是同一种藤,在更干旱的地方生长的话,因为雨水、营养更少的缘故,本身的纤维密度会更高,纤维强度也就会更高,这些特质在外观上看起来自然会更加纤细。
更何况苏闲是要编织藤甲,更细更高的纤维强度,自然会更加有利。
“我偏偏就要并州的这种黄藤,你找人给我大量采集,专门用来编织藤甲。”
“其次,采集过来不要暴晒,也不要风干,全部统一给我慢慢阴干。”
其实对于藤甲的制作要点,苏闲知道的也就两个,一个是阴干,另外一个是多次需要浸润桐油。
具体的次数,还要让陆礼自己带人去测试。
不过苏闲也交代了,如果在并州青州发现有山民熟悉这种黄藤的,可以带回兵部一起研究。
原住民对于这种黄藤运用肯定是有经验的,这将大大帮助藤甲制造工艺的精进。
对于这些东西陆礼自然是丝毫不敢怠慢,全都细细记录了下来。
“哦对了,苏公公,这事儿陛下知道吗?”
详细记录完,陆礼便随口问了一句。
“还不知道,回头你自己有空找陛下汇报一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