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这样,算是送了舅母一份大礼,只是上任后交通这一块不一定是我分管啊!”
“没事的,反正只要舅母牵一下头,怎么也抹杀不了这份功劳。”
“倒也是,只是这条路不短,你想以什么标准去修?”
“我想最少也要双向单车道,五米多宽是要的吧?”
“至于质量要求,我打算修二十厘米厚的水泥路,反正算是为家乡人民造福,总不能搞个豆腐渣工程出来。”
这些都是后世老家修乡村公路时我了解到的一鳞半爪的知识。
至于要花多少钱,我想以现在的物价,怎么也高不到那里去。
“这样的话花费可不小啊!”
“所以舅母,这路得我自己找人修,其他方面不能伸手。”
“而且这路基得发动当地群众自己负责,占用的土地也得出面协调。”
“我只管修路,修路的资金我全包。”
“这事嘛,你的要求也不算太高,必然这么长的路,还这么高的标准,等上任了我去探探两个班长的口风。”
“没问题,反正不成也不怪我。”
“不错嘛小山,这越来越有企业家的风范了。”
“舅母这是真夸我?”
“真夸!虽然带点小目的,但这为家乡人民造福是实打实的。说实话,舅母对你还真是刮目相看,这可不是小钱。”
“这里没外人,舅母的夸奖我当真了,不过这路都还没修呢?”
“应该问题不大,这样的好事部门怎会往外推呢?何况大阳市刚刚成立,这么正面的事多多支持才是。”
这条路,几年前就想过要自己修,现在钱不是问题,时机也到了。
而且是一箭多雕。
这路修成了,舅母、吴县长包括三哥,都有好处。
自己也了了心愿,还方便了自己,最重要的当然是为家乡人民造福了。
值!
“小山你真打算修那条公路?”
回到家,三哥忍不住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