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檐上日月交换几轮,转眼间,方县令期待已久的慈幼局巡查日到了。
当天,为了拉进和学子、孤儿们间的距离,他特地换上了一身朴素又不失质感的长袍,端出了十足的亲和姿态。
获得参与本次活动名额的学子们见状,放松了几分,看来县令大人并不喜欢拿捏官架子。
众人在县衙门口简单整理了一下队形,一行人浩浩荡荡朝着慈幼局的方向走去。
路边的百姓不由得驻足观看。
“好多读书人啊,他们这是做什么去?”
“不知道啊,咱能跟去凑凑热闹吗?”
“不成不成,你没见着衙役吗?”
百姓的话刚一落地,得了县令吩咐的衙役就迅速高声回答,“县令大人要去慈幼局抚恤幼儿,你们想跟着去看的,不得喧哗,不得冲撞大人。”
“县令大人?”“你听清楚了吗?县令大人要去慈幼堂?”
围观的百姓纷纷交头接耳,试探着跟上队伍,发觉衙役只是扫了他们一眼,没有做出驱赶动作,便放下心来,三三两两跟着队伍去看个热闹。
方县令要博一个官声,方方面面都考虑到齐全,特地挑了百姓们忙完上午的活后,他再出门。
如此,前头县令和学子们开道,后面爱看热闹的百姓跟随,倒成了县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不多时,方县令一行人便抵达了慈幼局,慈幼局的管事早早在门口等着,一看到他出现,赶忙上前迎接。
管事显然做好了一定准备,他引着方县令走过慈幼局的每一间屋子,每个地方都能引经据典一番,讲得头头是道。
方县令听得心中满意,他身后的学子们亦频频点头。
大家转过一圈,管事就带着慈幼局收养的孩子们出来拜见县令。
孩子们站成三列,以男孩居多,齐齐整整的,身体结实,面色红润,一瞧便知养得不错。
方县令点点头,和善地问了问他们平常吃的穿的可有短缺,孩子们一一作答。
学子们见状,有那懂得看眼色的,已经连连对县令拍起马屁来,听得方县令畅快不已。
方君寿亦在学子中间,他凝视着孩子们的反应,直觉有几分不对劲。
但眼下……他望了望左右的学子,外头聚集的百姓。眼下并不宜戳破,还是等回去再和父亲商议。
方县令成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命人将物资抬进慈幼局后,准备率众人打道回府。
谁知人群中冷不丁响起一声质问,“县令大人,晚生听闻慈幼局向来会设置一个隐秘的收婴地点,不知在何处?可否带晚生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