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咸菜王小红更来气了,当时两人说好去赵四家,结果王三娘闷不吭声,到了地却掏出一碗咸菜来,弄得她王小红里外不是人,“就一碗破咸菜,当什么好东西呢,活像是送了一碗鸡蛋似的。”

    “赵四家就鸡蛋多,用得着我送?再说了,人宝儿就喜欢吃这口咸菜,你懂什么?!”

    赵丰年还在想他什么时候喜欢吃大伯娘的咸菜,她娘就将两人拉开了。

    “好了好了,难得大家凑在一块,刚好热闹热闹,只不过,咱们人多,我们大人怕要走路了,让孩子们坐车上吧。”

    大胖二胖欢呼着往板车上窜,青青看得有些羡慕。

    见二胖爬不上去,赵来贺用手托了一把,转头看着两个女孩,一声不吭,就把赵青青赵翠翠俩孩儿也给抱上去了,到后最后这才又将赵丰年放到了孩子中间。

    两个女孩都惊呆了,王小红也愣了愣,正要说什么,就听赵来贺问陈莲,“三嫂,盼娣招娣呢,还有柱子,今天人多热闹,不如把他们这帮小鬼头都带上,都去县城里涨涨见识。”

    陈莲挪了两步,“就不用了,她们怕生,不喜欢热闹,谢过四弟了。”

    王小红瞧不上她那副小家子气的模样,这样一对比,觉得还是自己教的女儿好,也不再说什么她们不去了,“柱子在家温书呢,夫子说了,咱们柱子可是有读书天分的,可不能把时间浪费在玩上面。”

    柱子前段时间也去了陈家湾陈秀才家读书,王三娘王小红一直暗中较劲。

    此时听了这话,王三娘总觉得她是意有所指,刚要说回去,就被巧娘眼尖打断了,“既然这样,咱们就出发吧,再晚点怕要下雪的。”

    这时张氏从屋里不知哪里翻出了一床旧被褥,“给孩子们盖着腿,都别冻着了。”

    巧娘连忙谢过,又暗道自己不够细心,宝儿身子骨弱,她居然没想到这一层。

    路上,巧娘才得知,原来赵来庆还没从钱员外的庄子上回来。

    上回碰到他,还是秋收后赵三家起新房子的时候,因为很多汉子都去帮他们家盖围墙去了,导致赵三家的房子延了期,赵来贺过意不去,过来帮着打了地基,柳巧娘送了一筐鸡蛋来,那时候赵来庆穿着一身簇新的书生长袍,精神面貌比以前好很多,就是说话尽喜欢说些人听不懂的。

    不过也是,一个月三百文的活儿,精神状态怎么会差,要巧娘说,若是她每个月能赚三百文,那真是做梦都能笑醒。不过她转头一想,前头她孵鸡崽卖,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孵了五百只,赚的可不止三百文。

    “估计也就这几天的事了,毕竟就算是员外家,也是要过年的。”

    陈莲点点头,总觉得现在丈夫能赚钱了,日子该好过了才是,整个赵家村,谁不羡慕她相公一个月能赚三百文,但是赵来庆不像其他男人,家里钱都交到媳妇手上,他的钱都自己揣着,若不是她每个月张口跟他要钱,他甚至都想不起来家里还有老婆孩子要养。

    陈莲觉得委屈,又觉得是因为自己肚子不争气,生不出儿子来,这才让丈夫心不在家里。

    王小红也羡慕过三房一个月能赚三百文,为此,她还跟赵来喜吵了一架,非得让赵来喜去求赵老头也给他找一个三百文的,实在不行,二百文也行。

    “我看你是疯了,三弟是识字才能赚这么多,我能做什么,重活我干不来,那轻松的又要认字。”

    “你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做不来?前头说你那帮朋友能给柱子安排进县城里的私塾,最后没办成不说,还搭了一两银子进去,如今说是县城的酒楼,每个月就给一百文钱!”

    “都说我这刚开始,后面干得好,还能再涨,你也不去瞧瞧,这村里谁家当家汉子能寻到一个月一百文钱的活!”

    王小红到底是妥协了,能在县城里有份这样的活计已经超过大多数人了,总比赵来喜成日里懒在家里好。

    年关底下县城的酒楼生意好,因此赵来喜是没回来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