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秀才家是管晌午这顿饭的,一个孩子一碗杂粮稀饭,一个水煮菜,一天一文钱,想吃肉,要再加三文钱,不过顾秀才家的学子大多来自顾家村本村,也有几个隔壁村的,孩子们都可以回家吃了再过来,像赵家村隔了好几个村子的,来回耽误时间,也不太方便,就可以选择买些吃食了。
巧娘心疼儿子要来回走五六里路,便交了四文钱,又花了一文,好叫儿子中午能在顾家跟顾秀才的孙子一起休息休息,但顾秀才惜才,又可怜他身体弱年纪小,没叫花这个一文钱,只让赵丰年直接在他家午休。
等到末时,再坐赵来富家的牛车回来。
赵来贺大伯家的孙子,赵来富儿子赵有志跟大胖一个年纪,已经在顾秀才家读了两年书了,赵大伯家有二十亩田,就两个儿子,一个外嫁了的闺女,是以家里田地够吃,手里也有余钱,就是孙辈缘弱些,只有一个孙子一个孙女,是以宝贝得跟什么似的,养得便有些娇气,赵有志不太乐意他们同乘,中午要吃自己带的点心,下午再由他爹或是他爷爷赶着板车把人接回来。
是以柳巧娘早上走路送儿子过去,回来的时候补贴一文钱让堂兄赵来富顺便把儿子一起接回来。
赵来富本不想收,回去后被媳妇金花念叨了一晚上,第二天柳巧娘再给,他就收下了。
“咱们家也该买只牛了,驴子也成,能拉磨又能拉车,今早宝儿又提了自个儿去私塾呢,总借他堂叔家的车也不是个事,上回有志生病没去,宝儿都是自己走回来的,一想到五六里路孩子一个人走回来,我这心里到现在还慌得不成。”也是现在家里光景好了,搁在以前,柳巧娘哪里敢提什么买牛买驴。
上回花了五十两买了地跟池塘那块荒地,这段时间赵来贺进山收获了大概有近三十两,零零总总大概手上还有五十多两,一只牛要十八两,驴子只要十两。
“买驴子吧,手里得留点钱,宝儿读书要花钱买笔墨,还有补药快吃完了,回头要去再配一点。”
“那你后天去县城里看看,另外四月出生的那十来只兔子再过些日子也要卖出去了。”
之前猎到了两只带崽的兔子,柳巧娘想着后面要养小鸡,索性先养养兔子试试看,便没有像先前一样放生了。
赵来贺点点头。
这边,赵丰年也坐上了牛拉的板车,今天是赵家大伯来接孙子,赵来富心疼牛,只让两孩子坐着,自个儿在前面拉着绳子,听着儿子叽叽喳喳,倒也得趣。
“赵丰年,听说你家明天要摆酒席,有桂花甜枣糕吗?没有的话我可不去。”
赵丰年瞅了他一眼,“有肉。”
“不就是肉,我在家都吃厌了肉,我们家天天吃肉,赵丰年,你家能天天吃吗?”
“不能。”
“我就知道,看你这么瘦就知道了,听说你天天喝药,把药当饭吃,那能好吃吗?我家有蜜饯,我每次喝完药我娘我奶都给我吃,你有蜜饯吃吗?”
“没有。”
“赵丰年,你家连个车都没有,你们早上走过来不累吗?”
赵丰年又瞅了他一眼,再看看前面仿佛什么都听不到的大伯,笑了。
“赵有志,听说你在顾夫子这里读了两年书,那《千家诗》你肯定倒背如流了吧?毕竟这么简单的东西,我才开蒙三个月都会背了。”
赵有志顿时慌乱起来,“我,我当然会背了!”
“啊,那昨天夫子抽背,你怎么不会,还被顾夫子罚抄书了呢?对了,你书抄完了吗?不会还没有抄完吧?那你每天回去都做什么呢?难道不写大字吗?我每天都要练习五十张大字呢,你一定天天回去玩吧,真羡慕你,不像我,我只爱读书习字。”
眼看着前头的人额角青筋都起来了,赵丰年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