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芳说:“服务,服务,现在都是服务。”
大家显得亲人似的,气氛非常好。
解甲兰出来的时候,李副市长还没有出来。
柴芳问解甲兰,李市长怎么还不出来。
解甲兰说作为分管大家的政fu领导,他很重视对国际物流城的执法,也很看重黄总对大家执法的反应。
“那黄总什么反应”,柴芳问。
解甲兰嘴角一咧笑了起来。
大家心里明白,一定是很满意了。
解甲兰说:“走,回局里去,大家准备去省城。”
解甲兰和柴芳在省城所有的汽车城到处转,他们要想方设法地找性比价最为划算的汽车,单位没钱是一把手最大的头痛。
“黄总给五万,剩下的李副市长由财政解决,可是得提前垫资。”解甲兰在出发前在局里发动群众积极筹款。
这是公借私款,在公务员体制里,是很新鲜的事儿。公务员啊,只有占公家便宜,挪用公款的,能还上的都是英雄,哪有公借私款一说呀。
林嘉琪是相当反对的。
栾平当然不用说了,不但不同意,还冷朝热讽。说安监局真可以,让员工集资买公车,说他就想看看是谁有钱了烧的。
大家支持的,但是没钱,都是口头支持。
只有柴芳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她从家拿了不足的部分。
因此,解甲兰带着她奔赴了省城。
于是,飘出了关于他们的闲话儿……
大家在家里翘首期盼,偶尔蹭辆好车坐坐是刚刚当上公务员的最大梦想。
大家等啊等,等啊等,甚至不惜打长途跟踪柴芳,问她买车的情况。
柴芳说,起初都定好了普桑,解甲兰的意思是反正穷,买辆就行了。
可是李副市长也去省城了,碰到了一起,李副市长不同意买普桑,说要跟上时代,加大步伐。
她说李副市长指示,买好一点的车,他说虽然普桑就够执法用了。可是市上招商引资的时候,连个像样一点的车都开不出几辆,很是丢人,好多老板一看,觉得政fu没实力,连谈都不谈就走了。说没办法,就这么个时代,没实力就没人跟你玩。所以不能买普桑,欠了债都得买好车,至少得十万以上的。
解甲兰为了跟得上时代,跟得上李副市长的步伐,打电话,让大家从监管企业到处借钱、汇款。
三天时间,好不容易大家凑了十几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