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非常激动,与母亲叙旧良久。
“东阳侯果然正人君子。”卞夫人称赞道。
这段时间,卞夫人非常担心,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将会与东阳侯一战。
这件事已经瞒不下去了。
曹丕夹在中间,如何保证安危?
卞夫人不知如何是好,多次向曹操提到曹丕,就是希望曹操能够将曹丕接回来。
没想到,东阳侯竟然主动放人了。
“东阳侯将孩儿当弟子,怎么可能会加害孩儿呢?”曹丕道。
“那就好,那就好。”卞夫人道。
然而,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打扰了母子二人的叙旧。“公子当向丞相请安。”司马懿道。
“丞相忙得很。”卞夫人怄气道。
“这是父子之礼,礼不可废。”司马懿道。
曹操的喜爱才是曹丕立足的根本,司马懿一眼看穿了这一点,所以这才督促曹丕。
“仲达说的是,母亲,您稍等,我去向父亲请安!”曹丕道。
曹丕都开口了,卞夫人自然不会反对。
于是,曹丕在司马懿的陪伴下离开了。
“公子见了丞相后,一定要低头认错。”司马懿道。
“为何?!”曹丕不解道。
“因为您此次归来,没有询问丞相大人的意见。”司马懿道。
也就是说,先认错,后站队?
曹丕终究是心高气傲,难以接受,哪怕那个人是他的父亲。
“公子,小不忍则乱大谋。”司马懿道。
这是一项考核,如果曹丕没有这样的心性,那么就没有辅佐的必要。
司马懿已经拒绝了曹操的一次征召,和曹操的关系并不好,所以转而投资曹丕。
曹丕不可靠的话,司马懿只能另寻明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