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的弟子非常有名,包括庞统、徐庶、诸葛亮等人。
他有一个性格特点特别出名,就是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不管什么事情,到了他嘴里,都变成了好事,于是后世就有人称呼他为“好好先生”。
此时司马徽客居荆州襄阳,以教书为己任。
徐庶收到书信,早就做好了迎接的准备,见到刘可到来,赶忙道:“主公!”
刘可点点头,道:“元直,你求学也有两年左右了,感觉怎么样?”
“书中知识浩瀚无垠,只恨时间太少!”徐庶道。“慢慢来,不过也不要死读书。”刘可道,徐庶的拼搏劲,让他都汗颜。
当初徐庶还只是一个游侠,在刘可的打击下,选择了弃武从文。当时他的基础比别人差太多,肯定要加倍努力。
现在他行事之间,已经有儒家气质了,彬彬有礼。
“武艺如何了?”刘可又问道。
“说来惭愧,除了强身健体,就没有怎么学习了。”徐庶道。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是所有人都像刘可一样幸运。
“强身健体也不错,身体好了才能更好地学习。”刘可道,并不是敷衍。
谈话间,他们已经进入了学舍,见到了领学生读书的司马徽。
徐庶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刘可和王璨也一样。此刻刘可没有一丁点架子,默默地等待,这也是王璨钦佩的地方。
不过典韦就坐不住了,抓耳挠腮,刘可干脆允许他出去。
在此期间,徐庶讲了一个小故事,也就是刘表拜访司马徽的时候。
司马徽知道刘表为人不怎么样,所以缄口不言,不谈时事,满口之乎者也。
然后刘表评价道:“人们都喜欢说假话,司马徽不过是一个小书生,没什么见识。”
这是提醒刘可不要因此小瞧了司马徽。
司马徽能教出来这么多牛逼的徒弟,他自己能差到哪里去?
刘可笑了笑,接纳了徐庶的好心。
半个时辰以后,司马徽终于上完了课,一名学生抢先来到徐庶这里,问道:“不知这二位是?”徐庶先向刘可介绍道:“此人乃崔州平,我的好友。”
也是诸葛亮的好友。
刘可拱手后,崔州平同样回礼。
徐庶这才接着道:“这位是我的主公,东阳侯!”